《道德经说什么》学习笔记57

一、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二、译文

以清静无为之正道治国,以奇巧诡计用兵,以不多事滋扰来取得天下。我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因为上述。天下的忌讳太多,人民就越来越贫穷;百姓拥有很多锋利的武器,国家就会越来越混乱;人民拥有很多奇技淫巧,奇怪甚至邪恶之事就会越来越多;法律条文越严苛,盗贼反而会越来越多。所以圣人说:我无为,人民便自我化育成长;我喜好清净,人民就会自己走上正道;我不多事不扰民,人民自己就会富起来;我没有私欲,人民自然就会淳朴。

三、解读

1. 第五十七章指出,事物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也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2.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治国讲究用正,道家讲的“正”就是清静无为、不多事、不扰民。用兵讲究以奇制胜、兵者诡道、兵不厌诈。这两者不同,所以所用方法也不一样。无事就是不多事、不扰民、不刁难,这样才能够得到天下,坐得江山。“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我怎么知道是这个样子呢?就是依据上边讲的道理而得出的结论。

3. 下面,老子开始谈他对治理天下的看法。违背了大道,违背了道家的以“清静无为”为根本来治理国家的方式,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4.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治理天下、领导国家时忌讳太多,这个人有权也不敢管,那个人有钱也不能动,就会形成一个腐败的群体,这样财富都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百姓当然越来越穷了。

5.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滋”就是越来越。民间利器众多,互相之间械斗、抗法,国家就会越来越混乱。“人多伎巧,奇物滋起”,各种奇技淫巧越来越多,大家对这些东西越来越感兴趣,且其能够给人带来利益时,那么各种各样奇怪的东西、奇怪的事情就会不断兴起。

6.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把法条定的越来越多,越来越严苛,想通过单一的法令来治国,而不是辅以教化的方法教育人民,那么盗贼就会越来越多。

7.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所以贤达智慧的人说,我们不妄为、不多为、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样才能让国家的人民、才能让自己的属下自我化育自我成长。“我好静而民自正”,静下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统治者杜绝浮躁、急躁、暴躁、狂躁的情绪,清净走正道,做一个好的表率,上梁正了,百姓自然也就走正道了。“我无事而民自富”,不多事、不扰民、不刁难,百姓自然就富起来了。“我无欲而民自朴,”“朴”就是原木,这里喻指做事敦厚、朴实、厚道,做人没有那么多欲望,不想抢夺别人、占有别人的东西。统治者没有欲望,不欲壑难填,这样百姓自然就会朴实、厚道,民心淳朴。

8. 第五十七章讲了两个重要的道理,第一不能把打仗这一套用在治国上。因为治国讲究的是走正道,讲究的是清静无为,是以无事取天下;第二站在统治者、领导者的角度,我们要无为、好静、无事、无欲,这样自然就会一切顺理成章,百姓就会自化、自正、自富、自朴,事成了也会“功遂身退,百姓皆谓我自然”。

9. 反之越多事,越是用严苛的法令,结果越会适得其反。忌讳多了,百姓就越来越穷;民间利器多了,国家就越来越混乱;大家都倾向于奇技淫巧,把这个当做一种喜欢的甚至不停地去追求的目标,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怪,各种奇葩的事情就会纷至沓来;越觉得法令不够,越制定的严格、细致,以为单靠着法令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反而适得其反,盗贼多有。

10. 这一章讲的是《道德经》这本书的总纲:“反者,道之动”。老子告诉我们,考虑问题不要只考虑一面,要相反相成,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观察事物、理解事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说什么》学习笔记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