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大厅里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尽管才刚刚到晚饭点,但是已经坐了不少桌了。
这里离着海防寨市场近,又有大商店,离火车站,轮船客运站也都挺近,南来北往的客商多。
小王回了账台,开了票,收了我十五块钱。
我点了点头,“谢谢啦小王。”
“你才多大呀?也叫我小王。”小王不乐意地瞪着眼瞅我。
“那叫啥?”我刚想转身走,又回过身来,趴在柜台上,愣着问。
“叫姐!王姐。”小王看我愣神的样子可能有些傻,捂着嘴笑了起来。
“你多大?”我也不好意思地笑着问。
“我都就业一年多了。七零年的。”小王说。
“哦,那还真比我大。我七一年的。王姐好。”我点了点头。
“感觉你就是小屁孩儿。”小王故作老成地笑着说。
“我叫龙海超,王姐芳名怎么称呼?”
“我叫王萍,进去吃饭吧,有事叫我。”
“好来,很高兴认识萍姐,我回去了。”我笑了笑,转身走了。
等我回到雅间,看到大家已经都就坐了。于晨坐在一进门,面朝我,正中的位置。应该是主陪的位置。
只有于晨对面,还有两个空座。“海超,你看这样坐行吧?”
于晨指着他右首边坐着的海泉说,“海泉兄弟远道而来,尽管年轻也让他坐主客,他女朋友正好坐他旁边。”
“这边小赵,你们的赵姐,本来按年龄应该坐主客,但是我们是自己人,都是烟海的,就坐副客。”
“于哥,咱们不用这么客气,”赵姐赶紧红着脸摆摆手说。
看样子于晨和赵姐已经私下计较过年龄了。赵姐也开始叫于哥了。
“行!挺好!我坐哪儿?”我点点头,满意地说。
“你坐我对面,副陪位置上吧。”于晨说。
“好!正好端个茶倒个水。”说着我坐了下来。
我左边是美东,右边还空了一个位置。我数了数人,“于哥,咱们不是六个人吗?怎么还多一个位置?”
“那是给厨师长留的,庞明是我的好兄弟,一会肯定过来敬酒,给他留好位置,这样好一些。”
“于哥,不愧是大哥,考虑得真周到!”我朝于晨竖起了大拇指。
“哈哈,虚长了几岁,多吃了几年大米干饭。”于晨看到大家都纷纷颌首称赞,很谦虚地说。
“多摆一张椅子,还有个原因,正好还没上菜,大家愿意听,我就跟大家讲讲。”于晨微笑着环视了一下大家。
“愿意于哥,说说吧,我也长长见识。”海泉先点头说话了。
赵姐也微笑着点了点头。
“那我就献丑了,咱们中国人,讲究饮食文化,尤其是山东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对对!”大家点头称是。
“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就是一句很典型的俗语。由于咱们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餐桌上的礼节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和素质。这句俗语就是讲究餐桌上的礼节的。”
“哦,怎么说呢?啥意思?”赵姐也有些好奇了。
“从字面意义上来看,这句俗语指有人来做客,就餐吃东西的时候,不要摆三个菜,筷子也不要摆成五种形状,而且不要六人一起就坐成席。”
“哦哦,这么多规矩呢?”于晨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这实际上比较侧面的反映了古代人的吃饭习惯,在古代,餐桌上的礼仪是有严格的要求的。”
“菜不摆三的意思就是说宴请人吃饭,不要只上三盘菜,一般情况下,大三牲包括牛、羊、猪,小三牲包括猪、鱼、鸡。如果招待客人只摆三盘菜,让人感觉自己成了被祭祀的对象,就跟在自己面前插上三炷香一样让人难以接受。”
“哦,这样啊~”大家恍然大悟。
第二是谐音含义。古人喜欢用谐音求个吉利,但“三”和“散”的谐音意味宴会可能会不和谐,一哄而散,与亲朋好友团聚的主题也不一致。”
“那筷不摆五呢?”久未说话的美东也很好奇。
“筷不成五,是宴席不能有五种摆放方式,譬如说,倒筷、叉筷、横筷、泪筷、粘筷等。”
“而且筷子长短要一致。在古人眼中,虽然宾客有长幼尊卑之分,但同桌吃席要统一标准,餐具、食物等一定要一样,否则会让客人感觉被区别对待,而心生不满。”
“哎呀,真是,这么多讲究,我们中华文明真是源远流长……”赵姐点点头,感叹着。
“席不成六,是不要六人坐一桌吃席,是因为寓意不吉。古代一般宴请都是八仙桌或圆桌,如果只有六人吃席,大家看看像什么?”
于晨说完,左右看看大家的反应。
大家伙你瞅我,我瞅你,都没说话。
“是不是有点像王八?”我看大家都不说话,怯怯地问了一句。
“哈哈,对啊,海超说得对!大家再想像一下。”于晨大笑着说。
“哎呀,还真是这么回事。”赵姐也反应过来了,大家也都跟着你一言我一语地笑了起来。
“所以说,六个人的席,从整体布局上看,正好是像乌龟的头尾加四个爪子,极具讽刺意味,于是民间便有了“六人莫坐乌龟席”一说。”
于晨点点头,又总结了一下。
“哎呀,今天这顿饭真没白来,还没吃,先学了一肚子知识。谢谢于哥,谢谢海超,认识你是我的荣幸。”
海泉感慨地站起来向于晨和我拱拱手。
“别客气,能成为朋友就是有缘分,以后大家都用心好好交往。互帮互助!”
“对!于哥说得对!”赵姐先赞成到。
“嗯嗯,一定好好交往,珍惜缘分。”海泉也不停地点着头,被于晨拉着坐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