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

      第一次接触这本书是董卿在一个节目中推荐的,本着对诗词大会留下的良好印象,在无聊的寒假,拿来读一读这本书。一个伟人,一段历史。

      为什么会穿越百年翻看这本120万字的巨著,一是约翰克里斯多夫,二是爱弥儿,这才结下缘分。

      书的内容我将它概括为三部分,一是男主人公克里斯朵夫传奇多舛却又充满蓬勃生命力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缺点也很突出:自负又不近人情),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社会现实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在我还没决定开始动笔以前,这部作品在我心头整整酝酿了十年,直到我把克里斯朵夫的行程认清楚了,克里斯朵夫才开始在我笔下启程 ...... 那这部作品究竟是什么呢,是一部小说吗?还是首诗吗?你们看到一个人,会问他是一部小说或一首诗吗?坦白讲,我就是创造了一个人。一个人的生命不可能受一种文学形式限制。它有它本身的规则。那个生命的方式是自然界一种力的方式。有些人的生命像沉静的湖,有些像一望无际的天空,有些像丰腴富饶的平原,有些像断断续续的山峰。我觉得克里斯朵夫的生命,像一条河。”(罗曼·罗兰 一九O九年一月)

      二是二十世纪初期德法意三国相异多样的文化属性、民族精神的阐述(这部分于我看起来略感吃力,由文化认同的欠缺、古典音乐与艺术知识的匮乏所致),并对德法两国的民族劣根性进行猛烈的批判:“刚强有力的谎言,就比贫血的真理更能讨群众喜欢。当年的革命党变了布尔乔亚,超人变了时髦人物。以前的无党无派人士正在压迫现在的无党无派人士。二十年前的青年如今比他们当初攻击的老头儿更保守”;

      三是围绕在克里斯多夫身边出现的亲人、朋友、爱人甚至敌人等各种人物他们所绽放的生命多样性及对克里斯朵夫所产生的影响。奥里维、葛拉齐亚、安多纳德、老苏兹、舅舅高托弗烈特……虽然他们不及克里斯朵夫有着旺盛的精力,可克里斯朵夫从他们身上获益的更多。“各人都对朋友倾吐心中的苦闷,也听着朋友的苦闷,互相交换之下,连悲哀本身都变成欢乐了。”朋友使你在苦恼中有所依傍,有个温柔而安全的托身之所,使你在惊魂未定之时能够喘息一会;爱情让自己和一切年轻的东西密切相连,对于生命的一切新的形式永远抱着同情,爱情的力量让你的生命充满活力,让你失恋了也不失对爱的渴望,让你在“被痛苦的泪水洗净后”依旧能感受到“天地间荡漾着的笑意”……

      1915年罗曼罗兰因该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书中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常常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思想挺僵化的人,对新鲜事物没什么好奇,对周边的人也充耳不闻,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跳不出属于自己的舒适圈。而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克里斯朵夫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感受到这个强者的力,他的世界是如此生机勃勃,即使面容老去,也始终保持一颗年轻的战斗的心。“从我童年起,你就给了我贫穷,要我奋斗。我毫无怨言的奋斗了。我也爱我的贫穷。你给我的这颗灵魂,我曾经努力保持它的纯洁;你放在我心中这朵火焰,我曾经努力抢救……主啊,你却是拼命要毁灭你所创造的东西,你把这火焰熄灭了,把这灵魂污辱了,凡是我赖以生存的都被你剥夺了。”即使一件件天塌般的事情发生,却有浑身的力量去承受、去重生。希望自己也能借着克里斯多夫的强者之力,去经历、去改变,保持热爱,无论什么磨难都无比坚定地走下去。

      我看的是傅雷的译本,傅雷两译该书,第一次是1936年开译,到1939年完成,花了整整3年,新中国成立后他又用了两年的时间重译,他对作品要求完美。可是在1966年,傅雷默默写好遗书后,和妻子将天蓝色土布床单撕成长条,搓成绞索,挂到落地窗钢架上,然后在地板上铺上一床棉被,放上方凳,静静地踩上去,让人不胜唏嘘。在序言中傅雷写了一句话:“英雄不是没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被脆弱征服罢了”,他终究没有像克里斯朵夫一样战胜命运的不公,越过山丘,但他的风骨与译本却永远存留在我们的心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