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思维破局》,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出版,9万字。
作者马华兴,2011年开始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发展领域的咨询工作。本书是他的实践心得。
全书共分七个部分:
1.思想破局 只有没想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2.职业投资 擦亮眼睛,抓好职业这副牌
3.能力管理 让能力长成一棵树,而不是一片草
4.支持系统 资源和能力迭代升级,加速变现
5.多维选择 如何做决定,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6.行动改变 运用模型实现从容转变
7.实战回答
作者从思维、职业、能力、资源、选择、行动这六个角度,先后通过“调整对过往事件的认知”“全面拆解各行业”“评估个人能力”“评估个人资源”“引导你做出选择”“制订目标和计划”等六个步骤,帮助读者适应现有的环境、创造符合自我期许的生活方式。
【撷取摘要】
1.用“属加种差”思维重新界定事物,助你走出困局
在前言中,作者坦陈作为咨询师培养了这三种思维:“属加种差”思维、变通思维、元认知思维。
用“属加种差”的方法界定一个事物需要经过两步:先确定它属于某一类;再确定它与其他事物的差别。
比如能力,我们给它的定义是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其中“综合素质”是我们对它的归类,“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是一种限定,体现了它与其他概念的差别。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陷入困局,就是因为我们的“界定”出了问题,我们不知道自己的那些“界定”其实并不准确。这时,如果能用“属加种差”的思维方式来重新审视这些“界定”,我们就能走出困局。
2.思维破局,捅破窗户纸,让光透进来
思维转变是日常运用。如,女儿伤心,因为她在别人的优点树上送出了七个“苹果”,而自己只收到一个“苹果”(画画好)。爸爸以预演未来的方式,把“只有画画好这一个优点是件令人伤心的事”的想法变成了“既然拥有画画好的优点,就应该充分地利用它”。
解锁生活中很多困局的钥匙,就在思维。思维一变,就如同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后边的行为会跟着变化,最终产生戏剧般的结果。
作者引用了《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中的一个案例说明思维破局。19世纪,巴黎,广场暴动,军队指挥官拔剑大喊:“我奉命要对暴民开火,但眼前我看到的是一群诚实高尚的市民,我请求你们离开广场,好让我们能够瞄准那些暴民!”结果,广场人群不到几分钟就散去了。对于这场暴乱,人们一贯的想法是“在广场上的人等于暴民”。而这位指挥官用一句话就把这种思维改变了,“在广场上的人是市场,而非暴民。”
我们的思维观念如同一层窗户纸,改变就如同用手指在窗户纸上轻轻地一捅,然后,光就透进来。
3.四个一学就会的思维破局方法
方法一:逆向思维
作者举了多个案例,其中一个特别感人,而更让我触动的是他对这个案例的解读--四层思维的逆转。
案例:
女儿参加钢琴比赛,不料起手第一个音就弹错了,重弹,又错了,直到第四次,才弹对,然后开始慢慢适应,到整支曲子的第四小节后才进入状态。
回家的路上,妈妈发飙了,“你是怎么搞的,平时不是弹得很好吗?我对你很失望。”
爸爸停下车,回望着女儿,说:“闺女,你知道吗?今天我特别为你自豪。很多人参加比赛的时候,如果第一个音弹错了,他们就不弹了,他们会觉得反正没奖可拿,自己又在状态,就算了。可是你,竟然愿意尝试四次,坚持把这支曲子弹完。如果换我上场,我绝对做不到,所以,我为你自豪。在这种情况下,你居然有勇气弹下来,我真的很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
女儿终于憋不住,放声大哭。
作者解读:
第一层,站在孩子角度的逆转。孩子的表演是失败的,但正是这种失败,才让孩子的韧性体现出来。
第二层,站在父亲角度的逆转。母亲对孩子抱怨和指责,父亲却发现了孩子的闪光点。
第三层,站在家庭角度的逆转。母亲是苛责的,但正是因为她的苛责,父亲的鼓励更显能量,传递出更大的张力。所谓“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第四层,站在系统角度的逆转。一项任务的成功执行,离不开执行者(孩子)、评价者(母亲)、鼓励者(父亲)的共同努力 。
方法二:入戏思维
作者强调要将我们习惯的“有-做-是”的思维模式改变为“是-做-有”的思维模式。
如,一个来访者想转行去互联网行业做产品经理,却又担心像他这种之前没做过产品的人根本就转不过来。
他的想法是:我得先有做产品的能力,我才能去做产品策划,然后,我才能成为产品经理。
作者通过提问切换了他的思维模式:假如你就是一名产品经理,你打算做个什么样的产品?你要如何做出这个产品?怎么把这些步骤落实下来呢?.....从而不知不觉将来访者改成了“是-做-有”的思维模式:假定自己是一名产品经理,然后去做产品经理做的事,也就拥有了产品经理的才能。
因为这种思维的转换在演员身上发挥得最充分,所以作者给这种思维模式起了个名字叫“入戏思维”,意思是你认为自己是谁,你就会去演,就会喊action,然后入戏,让角色附体。
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你想演谁,就先成为谁,去行动,终将收获。
方法三:换框思维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被问题困住,是因为有个“框架”使我们看不到其他视角。而“换框”则是用一个新的框架来重新看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四种不同的视角,实现情景换框。
一是他人视角:可以假想你的导师或是你最敬佩的人,“假如是他遇到了同样的困境,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二是克隆人视角:“假如你的一个朋友跟你的经历极其相似,几乎一模一样。他现在也面临你所遇到的问题,他找到你,希望你给他一个建议、一个解决方案,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三是时间视角:“想象一下10年后的你,职业发展得不错,生活很美满,那时的你对此刻的你会说些什么呢?”、“如果能够回到过去,你会对过去的自己说些什么?你会做出哪些改变?”
四是导演视角:“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导演,你正在拍一部传记类电视剧,这个电视剧的主人公是一个和你同名的人,现在剧情已经进行到这里了,接下来,你打算怎么编排后面的故事?”
方法四:灰度思维
如何把“二元对立思维”变成了“灰度思维”?作者的招式是化点为线。在纸上画了一个标尺。标尺的最左侧代表“对立项A”,所属的分值是-5分。标尺的最右侧代表“对立项B”,所属的分值为5分。“如果要你在这个标尺上选出最符合你的想法的分值,你会选择哪里?”
当两个点变成了一根线,我们看待问题就有了灰度。有时,我们甚至都不需要把这根线画出来,只要问一个程度问题就行。
4.选择职业五要素:行业、职能、组织、城市、上司
作者会建议来访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看重程度对这五个要素做出排序,并给这五个要素打分。这样,来访者就有了一个相对理性的职业选择标准。
在本书中,作者还对这职业五要素做了逐一的解读。
要素一:行业 作者建议把工作看作一种投资。“我们把钱花在哪里,哪里就能挣到钱。”借鉴那些投资大师的观点,“你把钱花在哪里,就考虑在哪个领域工作。”那些我们花了大钱的领域,就是市场前景好的行业。至于“抓住趋势行业,还是守住刚需行业?”,作者认为:需性行业会有“大小年”,但不会消失;刚需性行业会有新的运营模式,但旧的经验不会被丢弃;需性行业会有小经验,但难有快爆发。如果你选择进入刚需性行业,最好的发展策略是打持久战,借助时间的威力,努力积累经验,靠经验吃饭。
要素二:职能 选择一个职能,需要在三种价值中做出权衡。这三种价值分别是:喜欢、核心、可迁移。如,现实中有些人转换职能并非转换到自己感到享受的职能上,而是从边缘职能转换到核心职能上。
要素三:组织 是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如果用能量转换的原理来解释,去大公司上岗就是积累势能,而转换到小公司则是把所积攒的势能变成动能。作者认为,现在溢价最高的公司是“酷”公司。拥有高口碑的产品和为高端客户服务的优秀团队就是“酷”公司的标志。“酷”公司的溢价来自它的产品和品牌,大公司的溢价来自它的平台和背景,小公司的溢价来自老板。
要素四:城市 大城市的人口密集,多数第三产业只存在于大城市,由此而产生的规模经济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带来三大影响:一是同等的投入能得到相对高的收益;二是职业匹配程度相对更高;三是学习提高的机会相对更多。但小城镇同样有机会。一是深度依赖本地资源发展的行业,如种植业、旅游业,二是“单打独斗”类行业,如写小说、艺术设计类。三是生活服务类行业。最好自己创业,而不是给人打工。四是政府和国企 。
要素五:上司 怎样的上司值得跟?成就动机强、能容人、真诚、跟你的价值观相近。只要你的上司满足以上四个特点中的三个,他就是值得你跟随的。
5.能变成作品的,一定要先变成作品
识别能力认知偏差的三大陷阱:选错了参照物、错误看待平台溢价、被他人的评价所困扰
让客户认可的最好方式是作品呈现。作品,作为能力应用的结果,就是一件能够证明你的价值的东西。为此,作者建议“能变成作品的,一定要先变成作品”。
6.评估自身能力的三大方法
方法一:讲述成就故事。其核心是描述细节。可以采用“拆细”的方法。如,“写作公开课转化了更多的学员,转化率达到78%”,可拆细为:这件事发生的背景是什么?你为自己订了什么目标?完成期限是?为了完成目标,具体做了什么?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你觉得这件事展示了你的什么能力?
方法二:请别人描述你。注意是描述你,而不是评价你。描述会塑造情境。在情境中,会看到真实。客观存在的事件和细节会帮助我们更加客观的评判自己。
方法三:对自己来个“伯乐之问”。“假如你的上司说过段时间要提拔你,但是在这之前你得招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人,培养他,使他的工作能力达到你现在的程度。你觉得,他会招个什么样的人?你会教给他哪些工作技能?”试着用一个伯乐的眼光看待自己,它会帮助我们找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7.新木桶理论:用系统优化你的能力
首先,要有一个坚固的桶底,即基础能力必须达标。
其次,要有尽可能多的长板,即具备一定的优势能力。
再次,要将长板和短板搭配组合,并用桶箍箍住,使之成为一个木桶,即具备一个能力集合系统,尽可能做到一专多能。
最后,找到合适的倾斜角度,在不洒出水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将木桶向长板的方向倾斜,即在职场中要找到能让你充分发挥自己优势能力的“主场”。
8.好工作=高胜任力×高意愿度×高商业价值
其中,胜任力是基础要素,意愿度是增值要素,而商业价值则是环境要素。衡量商业价值高低,就看从事该项工作的人群中高收入者的数量多少。
什么是好工作?我们可以用上述公式进行理性地计算,也可以用故事引出内心的想法。比如,若你为留在国企还是去民营企业而纠结。你可以设想两个选项三年后的走向,为这两个选项各构思一个“最好的故事”和一个“最坏的故事”,看看那时你的生活会变成怎样、你每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然后将坏故事与坏故事比较,好故事跟好故事比较。通过想象故事、营造体验感推动我们做出决定,真正做到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9.运用三个模型,实现从容转变
作者共讲了三个模型:“改变-递进”模型、“发散-聚焦”模型、“扩张-跳跃”模型。
你以为的改变是一蹴而就的吗?作者用“改变-递进”模型”说“不”。改变是一个多阶段的递进过程,具体来说,可分为四个步骤:认知改变、信念改变、行动改变和结果改变。而我们听到的成长故事中,多半只展现了改变的触发事件和结果,而省略了改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多个层级的变换。
你以为专注就能成功吗?作者用“发散-聚焦”模型说“不”。聚焦要通过发散来实现。
你以为跳出舒适区就好吗?作者用“扩张-跳跃”模型说“不”。比“跳出舒适区”更好的说法是“扩张舒适区”。但是,当扩张模式遭遇客观条件阻碍时、已然跳出舒适区进入恐慌区时,就应该选择直接跳跃,而不是先逐步扩张。
【写在最后】
作者说,自2011年从事咨询以来,共接待了约700位来访者,从在校大学生到已经在职场打拼20年的资深企业高管,这些咨询案例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
在实战回答部分,作者一共回答了7个问题:怎样用一个小时探索一个职业?毕业生非专业就业如何实现?如果对当前的工作感到不满意,如何判断要不要坚持干下去?如何用两个小时了解目标公司?我要转去做与自己的性格特质相匹配的职业吗?如何让家人支持我的职业选择?如何做成“斜杠青年”?
感觉站在作者对面的,是一个个正准备迈向社会或走进职场不久的小青年,作者对这些小青年很真诚,答疑解惑也确有干货。特别是作者善用案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阐明观点;善用打分的方式来界定问题、精确程度;善用提问的方式来帮助来访者找准问题、找出办法。可以看出,作者采用的案例都来自于日常实战所得,特别的鲜活,具体而生动,很有说服力。
“我的人生或许有不同的遭逢,如果在二三十年前,在我求学求职时、在我还是个职场小白时,我就看过这本书”。这是我对《思维破局》最贴切,也是最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