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八说》 第十九章 法效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说》 第十九章 法效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说》上一章韩非子告诫君主要与时俱进,抛弃旧时代的治国理念,改革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推陈出新,推动社会进步。韩非子站在历史的高度,纵观时代的变迁,从上古原始族群,讲到中世与当今社会,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解决之道,处在当今的我们就不能用上古时代的推车与推政。就像今天的我们不能在城市里骑马推农用车一样。

科技的爆发式进步,让今天的我们生活更加便利,工作更加有效,创造的社会财富也更多,个人的社会价值也越来越高。但,我们的认知方式与方法还和上古时代的人一样,个体认知既不能传输,也不能遗传,只能靠个体的学习与积累。这样的认知情况,注定了个体的努力是我们立世成事的核心因素。科技知识的高端化与普通人认知的一般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科技知识的“贫富差距”形成了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的局面,这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以个体为中心的事物与社会事物越来越多,这就是韩非子所说的“多事之时”,在这种时代,再用上古进代的简陋的方法来处理事务显然是不明智的。在“大争时代”也就是国与国之间为了发展利益与生存空间“你争我夺”的时代,再行“揖让”之礼显然不是圣人所推崇的治国之法。

其实,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就开启了韩非子所讲的“大争时代”,列强通过争夺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最终称霸世界。工业文明时代并不能直接生产人类所需的食物,至今,人类的所需的食物还是依靠农业来完成。所以工业文明时代列强争夺的还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及其低端的手工业产品。列强争夺的手段就是发动战争,而发动战争依靠的就是强大的工业体系积累的国家实力。

韩非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中国近代的衰落说明了原因:当今争于力。晚清国力的衰落让欧美列强用舰炮打开了国门,一场长达半世纪的掠夺开始了。近代中国的衰落有其种种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没有与时俱进,同时代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与欧美列强同步进入工业时代。日本明治维新带来的不止是工业技术,还有现代社会的法治理念。

韩非子不仅应用法家思想提倡依法治国,也应用辩证法看待问题。曾经有人因律法的残酷性来批判法家,但韩非子认为凡事都有两面性,就看利弊得失,对于国家律法他先摆明律法的作用“法所以制事,事所以名功也。”意思是:法律是用来制约事务的,事务是用来显示功效的。社会事物繁杂巨多,单凭人的力量与自觉是无法形成有序的管理,只能依靠国家律法来完成。法律约束事物,这里的事物是指人类社会所有的事与物,包括权力与思想。

韩非子将国家律法放在如此高的地位上,就是要让民众知道,法治高于人治。有了这样的高度,自然是“法有立而有难,权其难而事成,则立之。”意思是:设立法制是有困难的,考虑到虽有困难但能成事,则应予设立。“事立”是立法的原因,天下事物因为律法而确立起来,这样社会运转就有了秩序,就会更加好管理。

如何看待事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间有阴阳事物,事物有阴阳两面,就看利弊。韩非子认为“事成而有害,权其害而功多,则为之。”意思是:事务既成而有害处,考虑到虽有害处但功大于过,则应予实施。事物利大于弊,当然要做,不能因为有一点害处就不做,是药三分毒,不能因为有毒就不吃药。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体,都有一定的排毒功能,事物本身也有排毒功能,利大于弊,自然害处就会被排出。

对立法的困难与事物的弊处,韩非子辩证的认为“无难之法,无害之功,天下无有也。”意思是:不遇到困难的法制,不伴随害处的事功,天下是没有的。这一观点为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工作找到了原因,因为克服了困难就能成功,利大于弊的事做成了就有成果。俗话说:“听拉拉蛄叫,你还不种地了吗?”的意思是听见拉拉蛄虫的叫声,你就因为害怕它毁坏庄稼而不敢种地了吗?。

【法所以制事,事所以名功也。法有立而有难,权其难而事成,则立之;事成而有害,权其害而功多,则为之。无难之法,无害之功,天下无有也。】

正确地面对困难,辩证的看待事物,是我们应有的处世原则。困难与事物的弊端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弱化规避弊端,让事物的利处最大化,害处最小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林悟道《韩非子-八说》 第十九章 法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