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其说帛书《老子》第二章

帛书《老子》第二章

【帛书原文】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王弼版《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字译】

          “已”字的甲骨文表示出生了的胎儿,胎儿出生后头朝上。造字本义是胎儿出生了。

        “恶”字的造字本义是表示不如愿的,内心无法接受的,反感的。

        “斯”是“撕”的本字。造字本义是伐竹,将竹片破扯成编制土箕的细篾丝。《说文》中说:斯,析也。              “刑”字在《易 • 本命》中解释为“阴为刑也”即不好的事情。阴在易经中的表示符号是短横“- -”,所以长短应该代表阴阳。

              “意”:表示言语所传达的心声。造字本义是心声,心念,心志。

              “聲”:甲骨文造字本义是音波,包括乐音、话语以及耳朵能辨别的所有听觉信息。在《说文》中解释:“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所以在通行本中“音声相和”应该是不对的。

              “和”,造字本义是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

【本章概论】

          本章老子着重在讲“天下”人的认知局限。“知美”“为美”“知善”都是人屈从于某一阶段的共性及自我意识的主观行为,这些带有共性的普遍的意识行为之所以会导致“恶已”和“斯不善矣”的结果,是因为个人认知境界和维度的局限性。

          关于什么是认知的局限性,老子列举了“有无之相,难易之相,长短之相,高下之相,意声之相,先后之相这六组相互变化关系,这些变化只变化在人的认知局限里,而在更大空间里,更长的时间里,这些变化也就没有变化了。于是顺势推出圣人的行为方式,尊道而行,即“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用这样的行为方法就能超越认知的局限性。用“弗始”“弗恃”“弗居”将问题引向更深的层次:弗去。

        本章强调人类所认知的事物永远是对立而统一的,这是对后面即将深入探讨的“道”对万物的作用和“德”的基本属性的高度概括,是人类高尚行为应该遵循的基本法则,是德行圆融之人所以要遵从“唯有随着事物必然发生的连续变化而继续变化,才能够减缓事物本身的衰退和没落”的理论依据。

本章强调“对立统一”现象既是“道”的基本属性之一,又是道发生作用在万物中产生的普遍现象,为后文的展开做了铺垫。

【原文解释】

“天下皆知美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什么是美好的,然后都要拥有和享受美好的事物。即(天下皆知美为美),那么不如愿的不满意的欲望也就生长出来了。即(恶已);天下人都知道要用自己所擅长的去超越别人,即(皆知善)这可不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即(斯不善矣);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这段话现代人的句读应该是受了通行本的影响而忽略了原文中“之”与“也”字在古文言文中的指示作用,我认为应该这样断句:“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这样上下文的意思也比较连贯,也能表达老子的思想。

            这段话的意思是:人们所看到的有和无的本质是生发滋养;不变和变的本质是看结果;阴阳测算的结果是看有无伤害;判断做事的高下是看看行为有没有太过;内心的表达的与外在的信息结合的方式是相融合而致同;先后的呈现结果因时间的永恒而随去;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了解了这些道理后,所以德行完美的人(是以圣人),将遵循“道”的法则,模仿自然的原点在生发时状态,于无声无息中自行组织和自行平衡的行为方式来居处(居无为之事),依循道的行为模式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行不言之教),在已然运行的万事万物中不去人为地引领它们(万物作而弗始也),有所追求和作为,但不固执己见(为而不志也),即使有所到达也只是当作新的开始,而随着事物必然继续发生的变化而变化(功成而弗居也)。唯有随着事物必然发生的变化而变化(夫唯弗居),才能够减缓事物本身的衰退和没落(是以弗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字源其说帛书《老子》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