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中国古典作品?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是理学大家,文章写得也不错,还留下很多读书笔记,教人如何阅读。这首诗我们小学时读过,大多还会背诵。我们被教导的是,最后两句是关键,说明了一个道理:需要穷根溯源,才能真正有创意和活力,用在经典阅读上,非常恰当自如。

那么,怎么阅读经典作品呢?

朱熹的《朱子语类》有两卷的记录,这里只能摘取两三段。首先是:

"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句字,首尾次第,各有其序,不可打乱,要做到字求其训,句求其旨,未得乎前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不敢志乎彼。”

每一章的每一个字、每一句,都要弄通,不仅要明白初始意义,还要贯穿全书,放在整体的脉络下理解。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算是入门级别的。但,这远远不够。

经典,需要品味、涵泳和身心全方面的参与,不能只停留思想认识上,因为中国经典作品最重要的人文情感,对现代人而已,这是陌生的,认知和理性反而是我们的本能反应,因而亲身品读,算是一种纠偏,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崖来崖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

因而,朱熹说,读书需要人放下成见,翻来覆去地看。每次我读《道德经》新的章节,都会读个三五遍,然后把它记住,我还能背诵,这是我对理解经典的基本要求。

非常熟练,才能了解文句的语气、词汇的组合,然后慢慢体会内在的含义,这是基本功。读经典的时候,要不断去体会,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有进一步的提炼和总结。

当然,假如能与大家共读,这是再好不过的了。中国的书院和西方的学院制,都提供了这种为学和交流的场景。如今,各样社群空间的兴起,也为共读助力。

跟人一起读书、分享,会经历一个重新理解的过程,你会更加深入,其中偶现的各种灵感,答疑解惑的辩论,或是简单的一点分享,实际上都是对经典的沉淀,也让我们更为明晰。

有一次,我们分享"上善若水"那一章,针对"居善地",有一位朋友就想到,选择一个好的居住之地,这是非常关键的。这是美好的直觉和感受,后来我为此写了一篇文章《北京:我的第二故乡》。昨天在杨国荣教授的《老子讲演录》,我又看到他的解释,现在摘择如下:

首先是“居善地”,其中包含对所处之境的关注。在《论语·里仁》中,孔子曾认为“里仁为美”,亦即肯定居住之地应有所选择:仁者或贤人居之处,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理想(完美)之境。老子在这里也同样表现出对个体所处之境的关注,“善地”也就是良好的环境。当然,所谓“善”或“美”,其标准可以不同,孔子赋予“仁”以更为重要的价值内涵,并以仁者所处之地为美;老子则更注重自然的原则,其“善地”也以有助于合乎自然地生存为特点。“

顾炎武曾在《与友人书》中说:“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在一个共同体场域中,你会有更多的想法,别人的提问、分享,都会刺激我们的脑部和心灵,让我们深层次的想法得以涌现,从而扩展思路,激发深刻的思考,这是在学习共同体中能够互相成就的认知提升。

跟大家共读之后,我还会翻一下其他注释书,希望得到更多的启发。看看别人怎么说,前人的创造性的成果能保证我们理解的方向是对的,至少能准确。你也会理解得更加深刻,对经典会更有自信,更有把握。

当然,如果你把它写出来,那就更是一种升华,对己而言,不仅锻炼文笔,也能够操练思想表达,从而让经典真正涵养人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阅读中国古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