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一统天下

战国七雄并列的战国时期。齐,楚,燕,魏,韩,赵,秦七大诸侯国之间 ,没有了公国东周更是肆无忌惮,争城夺地都想壮大自己,各个国家都求贤若渴,寻求改变,达到强军地目的,致力于富强自己的国家,七国中秦的势力越来越大。

今天的天空波云诡谲。

有点明白了,战争不断的古时候人怎么没灭亡,原来这些战斗着的国家还需要人来壮大自己,要让人存活就要改变现状,人多了,国才强,他们也懂得不能临泽而鱼的道理,先从长计议。

田氏代齐的确有手腕,本来齐内部也和晋一样四分五裂,田因为计高一着齐才没有像晋一样落个三家平分的下场,只是田代齐 ,齐逐渐强大起来 。

魏也是当时的一大国,两国之间你争我抢,结果齐胜,齐胜利的原因是用了孙膑,魏用的是庞涓。

历史上有名的故事,“孙膑与庞涓。”结果大家都知道庞涓被孙膑用计算计,庞涓自己死在树下,齐大胜,庞涓罪有应得。

这个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残忍,七国的争权夺利其实都是人在斗智斗勇,有的升华,有的低劣,其结果总是正义战胜邪恶。

历史上秦虽然在战斗中获胜,但是也埋下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种子,以后汉代秦这都是后话,多行不义必自毙自古以来都是这个样子的。

古人有一句话,“鹬蚌相争渔人得利。”齐与魏的战斗齐胜利了,而从中得到好处的却是秦,为什么呢?

因为齐把秦的障碍魏给消灭了,秦得到函谷关,魏没被齐打败的时候,秦是不敢进前的。

魏败,秦趁机打劫。函谷关对秦很重要,如今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进可攻退可守,秦因此壮大起来。

齐也很强大,可是齐在齐湣王时不得人心,为啥呢?因为齐湣王霸道专横跋扈,常常欺负小国。

燕国燕昭王就恨死了齐国,燕昭王勤勉治国,强国强军目的就是有朝一日找齐雪恨。 

公元前284年,燕大将乐毅统领赵,魏,秦,韩五国进攻齐,齐湣王从国都临淄逃走,齐国疆土四分五裂,势力大减。六国之间自相残杀,征伐不断。

这时候出现了两个改变战国七雄争霸的人,一个是苏秦,一个是张仪。两个人出道时间不一样,苏秦首先以“合纵”横空出世。

公元前334年首先得到燕文侯支持!继而其它五国相继参与,“合纵”的形成,让秦国部队十五年不敢过函谷关。

苏秦因为要抓刺杀自己的凶手,不顾病体要齐王把他在闹市车裂,结果凶手现身被捉。苏秦死”合纵”也要消失。

张仪出现在秦国为相,受到秦王重用,倡导“连横。”“连横”就是秦国在“合纵”的国家里争取盟国,这就要秦国用手段计谋离间“合纵”国了。

这边的云又很淡飘着,天却是蓝颜色的。

公元322年张仪到魏国劝魏背弃纵约 ,魏王不乐意,秦就出兵破韩国,大开杀戒,斩韩国八万多人,各国都很愤怒,魏迫于秦的压力,背弃纵约,与秦连横,张仪成功。

其它几国不愿屈从秦国,推举楚怀王为纵长,魏,楚,赵,燕,韩五国又联合攻秦,秦在函谷关把他们击败,魏,韩两国转而又投向秦,秦就让张仪继续破坏“合纵”。

张仪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欺骗楚怀王,把六里土地说成六百里许给楚怀王,楚怀王闭关与齐绝交,事后楚怀王知道受骗,派兵征伐秦被秦打败。

秦昭王邀请楚怀王到秦国会盟,楚怀王不听屈原劝阻,执意前往,结果被秦扣压死在秦国。

“合纵”已经名存实亡了,至此“合纵”被“连横”取代。公元前278年,楚国国都被秦攻破,屈原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公元前294年,伊阙之战,伊阙是韩,魏门户,韩,魏联军被秦全歼,秦攻占伊阙夺取五座城。赵国因为有廉颇,蔺相如秦不敢贸然侵犯。

公元前270年,秦又要攻打远离秦的齐国,范睢出现阻止了秦,秦任命范睢为丞相,制订了远交近攻的宏图大志。

到秦王嬴政时,嬴政依然坚持这个计划,“远交近攻。”秦攻破其它六国的顺序,韩,魏,赵,燕,楚,齐。公元前221年,秦国实现了四海归一,一统天下的宏愿。

嬴政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国。成为千古一帝秦始皇。从此后皇帝就是华夏大地统治者的专称,因为只此一人又称寡人,孤家寡人。

远古文明颇具神话色彩,不仅上古统治者的出生都带有神话色彩,而且三皇五帝的出生也都有神话色彩。

秦始皇为了神化皇权,诏书也用了“受命于天,既受永昌”八个字。泰山封禅,成为“奉天承运”真龙天子。秦始皇以后的皇帝纷纷效仿,以示自己是“奉天承运”的真命天子。

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龙也是嬴政神化皇权的象征,龙代表秦王朝的祥运,嬴政登位把龙做自己的象征,从此后中国龙就与华夏紧密相连,有一首现代歌曲唱的就是中国龙,里面还有一句:“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秦国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