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密码解读(汪彤)

非虚构写作密码解读

——浅析《来自切尔贝利诺的声音》

(1800字)

汪彤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翻开这本书的“历史背景”,就把我们深深吸引住了。题材和材料真实可靠的内核,彰显了作品的可读性。从开篇的“历史背景”中可以解读到:核电站的建立是大国(包括美国、中国)互相竞争,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核电站的竞争是大国竞争的核心因素,如果你没有核电站,就会落后于别国。但是核辐射确实造成了众多人的悲剧,这是任何一个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所不愿看到的事实。在这本书中,有令人深思的一幕:一个“没有核电站”的国家,却身处在被核电站包围的尴尬场面。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是二十世纪最严重的科技浩劫,它比任何战争的杀伤力更威胁全人类,让我们看清到技发展的另一面比战争更残酷。

图片发自App

《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材料的真实,是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对时间、地点、人物的真实再现,各种历史资料有据可考,有力的为全书做了铺垫,甚至每一部分材料的表现张力,让读者在读作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书中的事件,与切身的利益联系到一起。比如,书中提到: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爆炸,仅仅一个星期,全球各个国家检测到了辐射的存在。并且“石棺”下封存的20吨核燃料,仍然在燃烧,石棺什么时候崩塌,什么时候就是人类的劫难。

作者题材和材料的精准把握,不论读者的理解层次差异如何,都会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和深切的感受和体验,这就是:“核爆炸引起的核辐射,时刻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问题”。总结这样的创作方法,可以看到作者在选择题材方面,站在了全人类生存的高度,用包容胸怀,去看实际存在问题。这样“非虚构”写实的创作,使作品更具有强大感染力,并且,题材的客观性,使作品有活力、有张力、有吸引力。

贴近人物的感受去写,使作品有了质感和深度。从文字叙述表达的方式来看,这本书用了第一人称,对人物、环境、情节等描写,做到了极致的生动,这样所谓的非虚构的写实,赢得了更多人的掌声、泪水和关照,赢得全世界的关注,赢得全人类的同情。我们在被作者感染之余,直接进入事件的真实场景中,有时候你甚至分不清是作者自己在发声,还是她采访的人在发声,还是读者自己在 发声。作者、讲述者、读者,最终三者融为一体,在书中一个节拍呼吸、一个节奏心跳,此时读者置换成为作品中真实的人物,在文字中爱与被爱,欢乐和哭泣,团聚和离散。

好的写作是置身于场景中去写,好的阅读是身在其中去读。在阅读中,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作者介入到了切尔贝利诺最核心的部分,她深入到了事件和人物的第一线,进行多次的跟踪采访,真切地把握作品人物类悲欢离合的命运本质。我们也分明看到,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本人,但这个“我”,却早已与作者融为一体。一个作者要贴着人物去写,就要将自己变成被描述的那个人,一起心跳,一起疼痛。这种疼痛,仅仅是靠叙述和描写,无声无息的完成,就足以感染人。这种创作方法,是作者将事件的真实性,与文学创作手法的真实性,合为一体。

在非虚构的写作中,不仅要深入围绕实际发生的故事去写,还应抓住事物的灵魂、本质去铺垫和创作,凝练和升华主题,这是文章最终的看点。切尔贝诺利,它似乎就是地球上的一道“伤疤”,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这深深的疤痕,牵扯着整个地球的命运。

作者展示的一个个场景,是核辐射看不见的刀光剑影,一点点刺向人们的心脏的最深处。此书中《一生写在门上的人》,这个单篇大概写了二三千字,在认真分析作者的写作方法、叙事能力,能为我们今后的写作提供些什么?我们能体会到什么?她为什么每写一笔,都会让你的心里生生地感到疼痛,她为什么每写一句,让你产生对生命的深度思考,尽管那些她叙述的事情,离我们很遥远,但她的叙述,却是生命本生的意义。我想这就是作者站在了“关照全人类”的角度,来进行写作本生这件事。

图片发自App


跟着作者的叙述可以体会到,无论在多么大的灾难面前,甚至人类躲不过的灾难面前,同情心和爱心,依然是人类的美德。作者通篇都是用真实的介入去写人类心灵的善与美,这些看不到,却存在的东西,却是人类生存下去的命脉源泉,这就不得不让阅读者深思:珍惜人类共同的生存资源和生存环境,是当下的“当务之急”,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灭绝性灾难,是当下的“当务之急”。

阅读《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感受到的不仅仅的写核泄漏事件,核辐射人们生命的悲惨,还写着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如何安全的生存?”我们怎样用更智慧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最终达到人类共有的和平,这些应该还是需要人类的温情、善良、爱与良知去共同解决。

2017年于鲁院, 2018年5月4日清晨于天水修改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虚构写作密码解读(汪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