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拒绝不会让孩子受到伤害?

拒绝本身不会让孩子受伤,让孩子受伤的是附带的评判。没有评判的拒绝,爱依然可以流动。

昨天晚上我在挂衣服收被子,我家苗苗和典典准备上床睡觉,苗苗睡前要爸爸陪她玩游戏,我不知道如何爸爸拒绝了她,我看到的时候她是一个人睡在被窝里,然后自己一个人伤心,我本以为她好好的睡觉了。我顺便跟给还在一旁玩耍的典典说:“这么晚了你还不睡觉,你看苗苗都已经睡着了。” 典典回了我一句:“苗苗要爸爸陪他玩游戏,爸爸没有陪她玩,她很难过。” 我问:”她要爸爸陪她玩什么游戏啊!爸爸不陪她玩“ 典典:”她要爸爸陪她玩骑马的游戏,其实我也想玩骑马的游戏。“ 此时她爸爸早已离开卧室了,走到外面去了。 我:”爸爸每天上班那么辛苦,你这么大了还玩骑马游戏,这样爸爸腰会痛。我们可以换个游戏玩好吗?“ 这时苗苗还是难过的表情,情绪没有得到缓解。直到后来典典拿着绘本读,然后我们一起读绘本,我并对苗苗说:“妈妈陪你一起来玩读绘本好吗?”苗苗这才慢慢的从情绪中走出来。 如果不是今天看到《拒绝  不等于伤害》这篇文章我不会觉得这回答有问题。 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在提要求和拒绝都很直接简单,“我想要这个”“我不干,不要”,不会讲一堆道理来证明自己的要求多么合理,拒绝时也不会找很多理由。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变得越来越“讲道理“? 有个孩子想去动物园,一遍遍地对妈妈说:“我想去动物园。”妈妈刚跟爸爸怄完气,正烦着:“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妈妈为这个家整天忙,给你赚钱买吃买穿,好不容易清静一下,你也不体谅妈妈!”于是孩子觉得自己真的做了错事,沮丧地回到房间里。 父母不是神,总会有无法满足孩子要求的时候,但这会让父母内疚,尤其是自我价值感低的父母,于是在拒绝时总要附加一堆道理,以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孩子的要求不合道理。讲道理的本质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虽然避免了内疚,爱的流动却被阻断。孩子体验到“被拒绝等于我是错的”,真正让他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没有达成,而是被评判为“错误的”,“不讲道理的我不值得被爱”。当我们长大提要求时就是如此,执着的其实并非是悄本身一定要达成,而是一定不能体验到”我错了”的感觉。于是,我们轻易不敢提要求,除非很确定对方一定会答应,而且是毫不勉强地答应。 同理,拒绝别人时,我们忍不住也要附加一堆理由,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但爱的流动会因此而止,担心亲人,朋友会从此心怀并蒂。所以,我们轻易不敢拒绝别人,常常委曲求全,最后因为莫名的小事怨气大爆发,真的变成“不讲道理的家伙”。 亲密关系里有一段经典对话。女人说:“你为什么不陪我说说话,是不爱我了吗?”男人低着头,不耐烦地说:“没看到我很忙吗?给我点空间安静安静。”女人委屈,男人更委屈。难道亲密和独立必须是反义词吗? 聪明的父母拒绝孩子时会这样说:“宝贝,你现在很想跟妈妈在一起是吗?妈妈理解你的需要,你的需要很重要。只是现在妈妈要工作,1小时后妈妈再来陪你,你觉得这样可以吗?”孙瑞雪老师的书中有很多案例都表明,如果父母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其实非常好协商,比和大人协商容易得多,“最不讲道理”的孩子往往有一颗最讲道理的心。 妈妈对孩子的情感给子充分理解和尊重,虽然拒绝了事情本身,但并没有拒绝母子之间爱的流动,这样孩子即使不能立刻达成心愿但能感觉到“妈妈依然爱我”,同时学习到平衡协商的艺。术把这种平衡的艺术带入亲密关系,我们会感受到爱的联结,不会因事情无法达成而消失。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某件事情无比重要,“如果你不答应,我们的关系就完蛋了”,这种执念我也常有。深入觉察这种执念的背后,其实是巨大的恐惧,所以才要威胁对方,以避免这种恐惧。恐惧什么呢?一层层剥开就会发现,结果是:你不答应这件事,就证明我一定会被抛弃。这个逻辑一旦被正视,连自己都会觉得很荒谬。爱的联结不必被这种荒唐的逻辑阻断。 我拒绝了这件事情,不等于拒绝你这个人,不等于你提的要求不合理,不等于我不在乎你。我的拒绝仅仅是因为现在我不想这样做。拒绝的同时,我不会把自己关闭,我依然感受到你的爱,理解你的需要,理解自己的需要,让我们的需要共同创造出爱的方式如果我答应你,一定是因为我也喜欢用这种方式爱你,而不是迫于维持关系的委曲求全,所以即使我付出再多,你也不必内疚。 不带评判地拒绝,没有委屈地付出,爱的流动如此之美  虽然我平时对于育儿这块非常的重视,注重和孩子的沟通交流,难免也会有说话不得体说错的时候,再回想我之前对苗苗的回答是我一开始就是以爸爸每天上班很辛苦很累的理由在拒绝她,阻断了爱的流动。 当孩子悲伤,哭泣,愤怒时,我们容易把孩子的情绪评判为“不好的”,然后出于自己的焦虑,希望孩子赶快停止。比如拿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甚至喝止,威胁孩子。这样的做法也许有效,但是孩子的能量被阻塞。能量长期阻塞会开成心理疾病甚至生理疾病。 孩子天然地会通过完整体验自己的情绪而自我疗愈,能量释放了,就不会形成心理创伤。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它们一起扩展了孩子生命的广度和深度。父母最好的做法是不打扰,如果孩子需要,就在旁边安静地陪伴。 如果孩子的情感流动被卡住,比如压抑自己,小声抽泣,是因为之前受过大多的打扰,已经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是被允许的。这时候,父母要给予确认和鼓励:“妈妈看到你很悲伤,很想哭,哭泣也很好。” 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试图解决对方的情绪。比如孩子失去心爱的小猫,哭着对妈妈说:“我好想念小猫”这时候,焦虑的父母会提出解决方案:“不要太伤心了,我们再买一只。”这样的回应只会让孩子更伤心,因为他对小猫的爱被否定了。如果父母只是陪伴,或者回应:“妈妈看到了你的悲伤”孩子就能完整地体验“失去”的感受,变得自然平静。之后,要是孩子主动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再买一只,父母再去行动也不迟。 请用最大的善意来呵护孩子的无所隐藏的状态,莫要让评判裹住他的本心,莫要让他因受伤关闭心门。关上的一刹那,我们就真的错过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拒绝不会让孩子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