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倾向

当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情时,尤其是旁边会有人指导的时候,我们会在每一步进行的时候,不停地询问,或者按照固定标准,一步步进行生怕有哪一步出错。

这种束手束脚的感觉总是那么糟糕。

往大了说,不妨看看希特勒后面的狂热分子,当然你可能会说,这里面也会有其他的严重的心理倾向,确实如此,我们再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

更不必说,在投资,医疗,教育等领域盲目听从专家建议酿成的悲剧数不胜数。

没错,质疑权威总是那么空的一个词,这背后的价值在哪里。

更精确一点我们应该说要警惕权威,因为人存在一种天然相信权威的心理误判倾向。我就叫他权威误判。

解释:

这种权威误判因素来自于自动追随领袖的倾向,这种误判从生存的角度来看是很合理的,人们追随领袖和权威的倾向,很大程度地增强了等级分明的权力结构,帮助人类总体度过大多数的难关。

但是收益的总归是整体,而很有意思的是,我们有利于整体发展的天性往往于自我的理性判断相悖。而我们总是自然的接受这些天性的影响,毕竟想要违背天性做事情,是对文化和修养极大的挑战。

所以,我们往往忽略我们对权威的心理依赖,更忽略了这对我们决策造成的影响。

我要告诉你什么

人的思绪总是散的,无意识的,我们可能无数次感觉到哪里不对,心理的误判只有整合成概念这种具象的东西,接受了理解了,才能够耗费更少的精力意识到自己的思绪是什么样子。于是得理性。

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描述出这是怎么回事。

Robin法则:“理解一件事的前提是你能表达出来”

当然,意识到这个东西叫什么不代表一定要矫正。

灰色地带

强化这种天然相信权威带来影响,从来未必是件坏事儿,只是我们需要有能力发现这种心理倾向。

不可否认,在很大程度上,不求甚解是非常省力的方法,尤其是进入一个新领域;从不否认相信和顺从的力量。但有一件事,是需要提倡的:

自己的思考才是选择是否接受这种影响的唯一标准,而不是惰性。

主动性才有价值。

打破以后

有些是我们极度恐惧的事物,我们对他们缺乏掌控,于是我们恨不得贴着墙面走。生怕走错了一步,这和我们做一件自主决策该有的样子不同。

之前我做一件东西的时候,依靠别人的指导,步步谨慎,结果还是出现偏差,而且修改很长时间没有效果,又要到截至日期,整个人都充满了恐惧和逃避。

然后观察到身边一个同学,他在做东西之前总会停下来思考,然后我也开始模仿。

我会想把别人的指导和已知目标我需要自己想办法做的事情分开,我会把自己要做的是什么和自己想做的是什么分开。

后来读《穷查理宝典》,发现了这个心理倾向,总结出来。

我们经常说要克服恐惧,恐惧其实是与很多因素相关,空口说克服恐惧等于耍流氓。

无论是刻意地分析问题中自己的一些平常不自知的心理倾向,还是甩开固有规则根据自己的理解做,都是走出恐惧的好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权威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