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学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是我觉得对个人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的心理学或者说哲学书籍。副标题叫做自我启发之路,阿德勒的哲学课。阿德勒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他的很多观点都具有极强的冲击性,比如,否认心理创伤的存在,提出“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心理学我们知道最多的就是弗洛伊德,再者就是创立了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的卡尔荣格,而阿德勒与他们并称心理学的三巨头。

本书主要是以青年与哲人的对话进行的,像极了辩论,不同的是,青年能够抓住的很多辩驳的点我抓不住。

第一篇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痛苦的时候很容易去找原因。或者是自己,或者是他人。成绩不好的时候会觉得是老师没有教好,自己没有复习好,考试考得太偏……总之不幸的事情面前,总要找“责任人”,其实找来找去,都只能是自己。

在不顺意的时候都想要改变,阿德勒认为,“期待改变”是因为大家都无法改变,假若轻易就可以改变,就不会特意“期待改变”了。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期待自己变瘦,其实往往意味着变瘦这个过程不容易,需要运动,需要控制饮食。

找来找去可能说,要是天生就是瘦子的基因就好了,或者说,要是自己没有吃那么多就好了。“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依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么就会陷入决定论”,即现在是由过去造成的。其实不要考虑过去的“原因”,要考虑现在的目的。现在想要瘦,就应该制定现在的运动计划,饮食计划。

阿德勒坚决否定心理创伤的存在。比如说,一个人,她/他说现在恋爱道路不顺是因为父母感情不合,或者说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㆒所谓的心理创伤㆒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就我自己而言,我有些时候和爸爸相处很不和谐。我就会想起很多我们之间不愉快的回忆以及我觉得他哪些教育方式或者处事方式让我觉得不满意。但是当我们关系修复或者我想他的时候,我又会记起许多愉快的事,比如小时候教我学英语的时候他自己重新学音标,也曾经送我上学,他很喜欢我给他煮的面汤。

其实潜意识里的我是有目的的。当我不想和他修复关系的时候,我心里就会挑选一些我们之间不好的回忆,然后心里告诉自己我们之间确实是隔着鸿沟。当我觉得我们可以修复,或者我需要这段关系的时候,又开始选择一些温馨的回忆。也就是说,过去发生的事情不是我不愿意或者愿意低头的理由,而是我有目的行为背后的具体操作。

当然,人对于父母是有着强烈的感情的,无论怎么样,我们都不会轻易放弃彼此。

讲到这里,不得不提今天看到的一个微博。关于自残者。说出来可能太过于严厉,但事实上,他们的行为也是有目的的,他们也是有目的的从过去挑选了一些经历来作为现在的行为的借口。他们不懂得人生的决定权在自己手里。

摘自微博


我们没有理由埋怨。“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在这一章里还提到一个观点,“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并不是因为受怒气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愤怒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

我想起每次自己发怒,其实这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想要他赞同我的观点,想要他听我的,或者说想要他关心我。选择怒,是因为我想要他“屈服”。实际上冷静下来就知道,这是最愚蠢的行为。


男朋头说的对




人是有感情的,有七情六欲的,但是人坚决不是受到感情支配的。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现在的状态都取决于你赋予现有事件的意义。


也就是说,我完全可以不发怒,正确表达自己的目的。相信不需要这样“暴力”的形式,也能够得到我想得到的结果。


人不应当受到过去的“原因”左右,而应该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总结一下,阿德勒第一章有用的一些颠覆性观点。


1.坚决否认心理创伤


2.是目的论而不是原因论


3.关于勇气的理论(无论是说出自己的目的还是承认自己的目的,都需要极大的勇气)


上次说到哲人说阿德勒坚持的是目的论,可是没有办法喜欢自己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讨厌自己难道是有好处的吗?


对此,哲人的回答是极其严厉的,他说,之所以不喜欢自己是因为下定了不喜欢自己的决心,这样对自己而言是一种“善”,也就是有好处。


哲人接着说了一个患脸红恐惧症的女孩。她的苦恼是害怕见到人,一见到人就脸红,说是无论如何都想治好这种脸红恐惧症。她说自己一旦治好了,就马上向自己喜欢的男孩表白。哲人不会给她治疗,因为只要脸红恐惧症存在,女孩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都是因为这个脸红恐惧症”这样的想法来逃避,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勇气告白或者被拒绝也有理由说服自己,而且最终也可以抱着“如果治好了脸红恐惧症也可以……”的幻想之中。


只要有人际关系就会有烦恼,任何烦恼中都有他人的因素。真正的孤独不是因为只有你一个人,感觉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想要没有烦恼除非宇宙中只有自己一个人,但那是不可能的。

在与人相处过程中,会感到不如别人,这其实是一种自卑感,都是主观臆造的。


自卑感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只是一个中性词。人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人希望改变这种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追求卓越性,即“希望进步”或“追求理想状态”。是自卑感在推动我们进步。但是自卑感过度发展就会演变为自卑情结或者优越情结。


感到自卑是因为自己觉得这样做是一种“善”,因为“弱势具有特权”,比如婴儿可以通过弱势来支配大人,它一哭泣就不得不去哄它。


但是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他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完成课题需要我们行为上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支持这两种行为背后的心理目标是①“我有能力”的意识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我们要树立自己的勇气,不是一味追寻为什么我没有,而是使用好已经拥有的东西。


让干扰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上次说到,一切烦恼都是来源于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当中,常常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比如当我们顺着父母的意愿做出职业选择,而那个职业恰好也是自己喜欢的,那就会有一种安心感。

在赏罚教育的制度下,我们常常会在别人的表扬下才会做出行动。

但是阿德勒心理学是坚决否认寻求认可欲的。自由就是不再寻求他人的认可。

按照社会的一般期待得到了地位和权力,并不一定会幸福。要按照自己的期待而活。

那么在人际关系中,要怎么做呢?

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课题分离。

比如,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父母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

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一一即使那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自己也必须给予报答。这其实是受到了回报思想的束缚。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不再按照别人的期待而活。

不是刻意作恶,而是不害怕被别人讨厌。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只是分离课题。

自己才是人际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人,不害怕被别人讨厌,需要的是勇气,这种勇气是通往幸福之路的能力。

人人都可以幸福。但是能否真的幸福,要看是否运用好了这种能力。

自己握有人际关系的王牌,人际关系如何发展,关键在于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这一章里的主要观点

1.否认寻求认可欲

2.分离“人生课题”

3.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但是心中仍然是有困惑的,分离课题,什么都分得很清楚的话,那岂不是减少了与他人的联系,自己孤独的生活着,甚至要遭人唾弃?这真的就是自由吗?

因为懒,一直没有写完。今天又重新看了书,梳理了一下,还是很有必要分享的部分分享出来了。阿德勒心理学是一步一步发展的,从《自卑与超越》到《被讨厌的勇气》,很多的观点都是逐步成熟慢慢坚定的。

电影《小姐》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德勒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