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量重要吗

最近陆续听了几次分享,里面都提到只字不差地阅读(经典的非虚构类书籍)。刚听到的时候觉得很无厘头,心想这不是浪费时间么?大家都崇尚一目十行,读书数量,还有那么多好书等着我去读呢,为什么要只字不差地阅读?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寻求及时满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本能了,所以大家才会如此醉心于速成班,读书量(去看看那些速成班的火爆程度就知道了)。长时间下去,会给人一种飘飘然的感觉,总觉得自己在学习,但没有实质性的进步。久而久之,大家就会认为读书无用,也就发出'知道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感叹。

今天被迫进行了只字不差地阅读(文章是pdf 格式,做笔记只能重新敲一遍,以前都是复制粘贴),才明白老师为何一直强调其重要性。以前看书不是为了解决一些实用性的问题,就是为了寻求内心的满足,随便翻翻给自己一种我读了很多书的错觉(此刻脑袋中想起老师的妈妈告诉他的一句话:随便翻翻就可以的书,读它干嘛?)。只字不差的阅读后,你会发现你以前浪费掉好多好多的时间......

有一个概念叫做提取难度,即

输入时大脑不费力,提取就会很费力,如果花了很多功夫才搞明白一个道理,提取反而相对容易。

我们只字不差的阅读就相当于一次费力的输入,尽可能地去理解文字所表达的信息,而不是囫囵吞枣的咽下去。

回到读书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不就是想要学以致用让我们生活变得更美好么。从这个角度出发,那种囫囵吞枣的阅读只能带来暂时的满足感,应该换种衡量方式,用认知是否迭代升级来检测自己。每次读完问自己:

我学到了什么概念?这个概念该怎么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这个概念和以前学的东西有没有什么关联?

这样一轮自问一轮下来后,相当于一次高难度的输入,实践它的可能性也就更大了。

如果你也觉得整天读书没什么收获,不妨试试只字不差的阅读,多问自己几个问题,然后去践行。不要担心读书量这个伪命题,如果持续这样做,等我们见识够多了,理解也就更容易了,那么速度也会上来的,这只是一个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量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