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读书感悟】3304-晓阳

创造问题,做自己的苏格拉底。

图片发自App

书名:《有效思考的五大元素》

作者:爱德华·伯格  迈克尔·斯塔伯德


对事物的不断追寻能让我们理解的更深刻;不断试错,给予我们通往成功之路的启示。智慧来自质询,不断创造并提出问题能让我们的思维变得开阔。

001克服偏见

要想提出问题,需要克服我们头脑中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偏见,先承认自己的偏见然后有意识地克服。

养成问自己“我真的知道吗?”的习惯,拒绝盲目地接受断言。挑战所有事物及所有人——包括自己的老师。相信自己:不要害怕问自己需要问的问题。

002换个角度

平时要习惯性地问自己从不同的视角看同一个问题会呈现怎样的景象。如果是社会问题,可以从经济、整体、局部、乃至历史的角度来研究。动态的,可以从进化的角度,什么推动了这些变化,又将指引我们走向何方。

ps:原来思考方式一元化,线性思维。问题→答案。现在尽量尝试多元,把一个领域内的问题与其他领域内的串联。史金霞老师在一次讲座中提到:“谁说只需要语文老师看书,分享阅读?数学老师也可以给学生讲数学史啊、方法论的由来。”不拘限制,思维开阔。

003创建小测试

可以尝试编写一份自己的试卷,事先列问题列表,保存。几天后模拟测试。检测自己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是否熟悉到能提个好问题的境界?如果不行,那就证明对材料理解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每天都可将自己放到被试的位置,问自己:“如果有人想要检验我是否真的理解这些概念,他会问我什么问题?”

004养成有问题习惯

这个需要自己有意识地去做,听一次演讲,参加一次会议,看电视,欣赏艺术品,如果想要比所见所闻获得更多,就要强迫自己问问题。

ps:平时在教学中会经常告诉学生,有问题一定要问,问者寥寥。原来不是他们不问,而是找不到问题,那就从“每日一问”着手吧,不是问他们有没有,而是假定问题存在,直接写出问题,另外鼓励他们创造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

005真正的问题是什么?

通常,那些似乎很明显的问题,很可能并不是引发有效行动的问题。“我怎样才能获得成功?我怎样才能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些问题都很重要,但他们并不有效。

有效的问题将你的思维引向正确的方向,产生新的理解和解答。他们能突出隐含的假设,并且指导事物向前发展。

第一个问题“我怎样才能成功?”,这个问题太模糊,必须精确定义成功是什么,否则问题将无法回答。我们应该首先问自己,成功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然后再提出具体的问题展开行动。

第二个问题“怎样才能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绩?”这个并不是最好的问题,我们可以换成“”我如何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门课的教材?”“我可不可以给这门课程列一个详细的大纲?”“我可不可以做个报告来讲解这本教材?”这样的问题更详细,更有指向性。可以引发实际的行动——参加学习小组,以教促学。

006小结

不断想出问题,会让我们更加敏感,更加具有好奇心,在倾听和生活中也会更加的积极投入,我们也会更加愿意接受新的思想,因为我们已经澄清了必须要做的事——做自己的苏格拉底。

你可能感兴趣的:(【0403读书感悟】3304-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