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感

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序言。


第一部主线讲述了孙玉厚一家人艰难困苦的生活,以及他们对苦难的从不妥协。

时间跨度从1975年-1978年,历史背景正值“文化大革”期间。

整个文章穿插了几件大事件: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的逝世;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四人帮的粉碎;邓小平的一度沉浮以及1977年恢复高考。

当时整个国家都处于非常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中,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而农村的生活就更加的苦不堪言。

第一章的开头讲述的就是我们的主人公孙少平在县立高中的艰难情况:连五分钱的丙菜(清水煮白萝卜)都吃不起的穷小子,只能在所有同学都拿走饭菜后,才敢来到饭场拿走自己的两个黑面馍馍,再就着一些开水,一顿饭就算解决了。

而他家里的情况更是烂包,一家六口人只有一眼土窑,他老俩口和快八十岁的老母亲住着,几个孩子只能在别人家借宿。顿顿饭都是黑豆高粱稀汤,过一两天,才蒸一锅高粱面馍馍,算是改善生活,而能够在喝稀饭的时候吃两个黑面馍馍,简直就是奢侈。

这就是当时大多数农村人的生活,有些人家吃了上顿的饭,下顿就没了着落;而有些人更是几天也吃不上饭,早已饿得脱了人形。

苦难仿佛没有尽头,在那样的年代,中国人就这样的熬着,熬着,历史的车轮从他们身上轧过,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历史不会重新来过,每代人都我有每代人的使命,每代人也都有每代人的命运,我们生活的时代未必最好,但肯定不是最坏。

这本书大概在上学期间读过一次,后来又看过一次电视剧,对主人公孙少平记忆非常深刻;再后来又在喜马拉雅听书听过一遍,非常有感触;所以又去图书馆买了全套回来,准备重新再读一遍,非常值得一读的一本书。

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从平凡生活中看见伟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