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王阳明

认识王守仁,是因为他的心学。作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桃李满天下,学术思想甚至传至东南亚一带,可谓是思想大家。也难怪会和孔子,孟子,朱熹三人并称为孔、孟、朱、王。可是我从未想过,他也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就像网络小说描写的那样,魔武双修。听上去颇为不可信。直到我读了他所写的《飞报宁王谋反疏》,实在是句句撼动人心,让我感触良多。

明朝正德十四年六月四日,宁王朱宸濠,利用生辰之机发动叛乱,情况十分危机,大明王朝一度摇摇欲坠。这篇文章,把当前的战况和局势,讲述的一清二楚,让人不得不佩服王守仁的大局观。危机关头,身为直接领导者,王守仁表现出了名将所拥有的气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若是此时对于局势尚处于懵懂无知的阶段,认为局部的战况无法影响大局,那么大明王朝,即便没有更皇换帝,想必也是元气大伤。

战争是残酷的,不论是内战还是对外御敌,都是兵器的碰撞,血肉的交汇。惨烈,混乱,民不聊生。看完全文,这是我对于这场战斗的第一感受。“巡按及三司、府、县大小官员不从者皆被执缚,不知存亡;各衙门印信尽数收去,库藏搬抢一空;见监重囚俱行释放”。没有战争是不流血不流泪的,但是却也有正义与背义之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宁王的反叛军显然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烧杀掳略,无恶不作,似乎他们想要去争取去获得的国家,不是自己的国家。似乎国家的百姓,不是自己的百姓。这是一种杀鸡取卵的畸形心态,也是导致这场不正义的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原因。

叛军来势汹汹,看似势不可挡。王守仁是怎么做的?“收合涣散之心,作起忠义之气“。看到这儿,我的内心忍不住叫了声好!打战冲锋,最重要的不是士兵数量的多少。历史上有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靠的是什么?除了精妙的战术布局,计策谋定,便是一支军队士气的旺盛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大家都知道,说的便是士气作为关键因素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狭路相逢勇者胜,可是勇者之所以勇,就是内心的一股气势在支撑。就像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到最后拼的都是在拼意志力,在拼气势的最后一丝执念。更别说这场战斗毫无公平可言,王守仁能够依靠的,只有顽强高涨的士气,和因为战争,怨声载道的百姓民意。 

对,王守仁还有民意。可是民意只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当战争来临,国难当头时,由百姓组成的乌合之众,怎么会是职业军人的对手?即便是全民皆兵,在数量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又怎能以少胜多?

靠百姓,靠士气,靠各县各官的同仇敌忾,却终究还得靠自己。王守仁是何人?号称明朝文臣用兵第一人。用兵“诡异、独断”,素有“狡诈专兵”之名。这样的人,怎会坐以待毙?一方面,纠结队伍,鼓舞士气,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巧施疑兵之计,让敌人不敢冒进,从而为获得朝廷的救援争取时间。如此双管齐下,不得不佩服王守仁的智谋胆气。

然而朝廷的援军还没有到,王守仁已经平定了叛乱,当然这是后话,按下不表。王守仁是明大义的,在国难与家事之间,他选择了坚守岗位,成为江西的一道屏障。父亲得了疾病,生命危难之际,却遇到了叛乱当头。就像文中所说,“此地方之责,本亦非臣之任 ”。他完全可以弃之不顾,因为这与自己没有任何的干系。但是看见百姓饱受战争之苦,王守仁于心不忍。他挑起了原本并不是自己的责任担子,凭借着自己的良知,利用自己毕生所学,竭尽全力去平定叛乱。父亲怎么办呢?舍小家为大家,他心中痛苦,即便在疏中奏明,也不过是向皇帝吐露心意。真正其中纠结之意,苦闷之心,却只有自己知道。

战争时节,一切事情权宜对待。在这种情况下,王守仁找出了隐藏于基层,有能力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走上升官之道的官吏。正是这一批人才,才使得平叛的队伍愈发壮大。明朝的科举制度,想要把天下所有的人才都网罗到中央,为国家效力,这个初衷是好的,前期似乎也做到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利在皇帝手中更迭,人才选拔制度的缺陷越来越大,漏洞变得也难以弥补。导致很大一部分胸怀大志,心系天下,想实实在在为国家做点事情的文臣武将被埋没在官僚制度的底层。现在他们的机会到了,国难当头,须竭尽所能。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他们有了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也多亏了王守仁,在上疏中为他们谋得官位。虽是为了国家,无一己之私,却打通了这些怀才不遇的官吏的晋升之道,为他们的人生之路,大开天窗。

除了为官员求取地位,王守仁还为士卒谋得了福利,这是十分难得的。诚然,大部分士卒当兵,是为了保家卫国。但当兵吃粮,军饷无疑是影响士气的硬性条件。没有粮草军需,士卒就没有足够的气力去御敌。没有钱财抚恤,他们又怎么安心在战场拼杀?明代的官员,尤其是文臣,太多富得流油,中饱私囊之余,却不愿意给予在最前线卖命的士兵们,他们应得的钱粮,甚至克扣军饷。王守仁此举,无疑是给了那些一心为己的官场蛀虫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也间接表露了自己爱兵,为兵,与士兵同在的信念。

文章的最后,王守仁甚至想好了筹集军饷的举措。作为政府高官,不仅有着文韬武略,一颗怀有天下的心,处处为国着想,事无巨细,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这样的官员,不论是在什么时候,都是人民和国家最需要的啊!

但是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虽然王守仁因为平乱之功,被封为新建伯的爵位。却在不久之后,因为小人的谗言,皇帝对他起了猜忌之心。多么可笑!这是官场之殇,也是百姓之痛。要不是王守仁懂得激流勇退的道理,想来也必定遭了那些佞臣的奸计,落得下让人生叹的下场了吧。好在后人给了他说法,记住了他的丰功伟绩。明朝隆庆年间,还追封他为新建侯,谥文成。这无疑是在荣耀上给予他极高的表彰。

通览全文,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官员尽职尽责的爱国之心,更是一位心系天下的有大志者,为了成就安定的国家,为了促进繁荣的社会,而不断舍弃小我,用自我之才,保一方平安。拳拳赤子之心,显露无疑。在危难关头,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生存,而是国家的安危。那些在朝中身居要职,却整天只知道饮酒作乐,毫无政绩可言的贪官污吏。一到危机时刻,就想着改换门庭来保全自我的性命,来延续自己现有的荣华富贵。这鲜明的对比,让我在嗤笑之余,不免有些震惊。

王守仁作为“心学”流派最重要的大师,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不知道是不是将自己的学术观念,放进了统兵作战的技巧之中。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吗?我不知道,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王守仁对于局势的分析,几乎是到了透明的地步。现况如何,己方军事实力如何,该怎样去御敌,采取什么策略,哪座城池是攻坚要塞,哪座得先战略放弃……诸如此类的事情,王守仁了如指掌。这是一位名将的特质,大约“心学”给他提供了思维性的头脑和极富远见的战略眼光。

几百年时光流转,滚滚历史潮流永不停歇。多少文人墨客,凡夫俗子倒在了时代前进的步伐面前。王守仁不是,他挺直了腰板,昂然站立在历史的面前,脸色平静,心如止水。相比起王守仁这个名字,我更愿意称呼他另一个名字-王阳明。他守住了仁义道德,却并不稀奇。那些思想固执的腐儒也能守住他们自以为的礼义廉耻,可仍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王阳明,他通晓阴阳变化,懂得人情世故,深明大义!这就是他,一个屹立在时代巅峰的人。

《飞报宁王谋反疏》,给予了我心灵上的震撼,更让我去思考如何成为王阳明一般优秀的智者。有些事情不可强求,有些事情却不得不去追求。几百年的时光不算久远,在历史长河之中,如弹指一挥。我很庆幸,认识到了不一样的王阳明。也很感激,在这个年岁,便能接触到如此的境界。想来即便在今后,我也会因为这次的阅读,怀着对王阳明的敬意,去了解他的更多理想思想和哲学理想。今日遇阳明,幸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读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