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养育》:娃3岁多了,我还不知道应该如何快乐带娃?

我在我的原生家庭里生活得非常的不幸福,自从有了小孩之后,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再重复我的道路,希望他能自信、快乐,但我没有家庭的学习模板,不知道怎么做。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读书博主给我推荐《游戏力养育》这本书,因为好奇及强烈的学习心,所以我翻开了这本书。

因为经常被里面的一些做法感动到,所以反复把《游戏力养育》这本书读了3遍。




看完全书,我最最最喜欢里面的一句话:愿每个孩子都被倾听,愿每位父母都被支持。

这是我心中最美好的愿景,因为我一想到小时候,无论我说什么,父母不论三七二十一先批一顿再说,父母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的那种窒息感,我就非常的迫切不想我的后代再重复我的这种生活。

那么这本书给了我什么样的育儿灵感呢?

一、和孩子保持亲密的亲子关系

亲密的亲子关系是养育的基石,而游戏力养育的目标就是培养这种健康的亲子关系。

可能有人觉得,我上班忙了一整天,好不容易下班回家看看视频刷刷手机,我还要想着怎么陪孩子,还要天天想着怎么游戏化陪伴,这太累了吧,真做不到。

我刚开始也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如果要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去想什么游戏去陪伴孩子,那会很内耗,还不一定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但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如果那些游戏里养育的思维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进了你的行为里呢?那么有了这种游戏力思维,是不是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就培养了健康的亲密的亲子关系呢?

我觉得是的。

我非常的向往亲密的亲子关系。我觉得孩子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愿意和我分享,愿意倾听我的意见,这种感觉真的是非常的棒。

但有时小孩真的非常的“烦”,特别是正处在这种自我意识刚萌芽的阶段,想独立但又不知道怎么做的,所谓的“狗见了都嫌弃”的3岁的阶段的时候,怎么培养亲密的亲子关系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方法是“为爱蓄杯”。有时,面对孩子的不讲道理,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个拥抱、一个吻、一句“我理解”,就能为孩子空缺的被子蓄满了爱。

我记得我刚休完产假回去上班的时候,晚上下班回到家,我儿子不要我抱,一直和我闹脾气,不听我说话。

我刚开始还不理解是什么原因,后来理解到是小孩对妈妈的爱的杯子已经空了,需要我给我满上。

所以尽管那时候的我很伤心,很难过,但我每次回家之前都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带着微笑进门,进门后先给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耐心的陪着他玩他想玩的游戏。

给予他满满的专属的和妈妈的“特殊时光”。

慢慢,也许是过了一个月左右,也许更久一点,我儿子就慢慢的很喜欢和我一起玩,很喜欢粘着我。

那种亲密的亲子关系,让我觉得非常的满足,以至于尽管每天上班很累,但只要想起这些,就都觉得是甜的。

但我陪伴孩子的时候,有时也会有疑惑,坐在孩子旁边陪着他就可以了吗?怎么陪伴才会更有效呢?因为毕竟对于上班一族来说,能陪伴的时间只有晚上那么宝贵的1-2个小时。

二、平时怎么和孩子玩才是好的养育?

在玩的时候,他自己在玩,你在隔壁玩手机,这样的陪伴是真正的陪伴吗?玩耍的时候,什么都按照大人的节奏和步骤进行,这叫有效陪伴吗?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有效的陪伴,真正有效的陪伴是在陪伴的过程中穿插着游戏,且目标围绕关注着小孩,我觉得这才是好的陪伴。

那怎么做呢?

游戏力养育最核心的三个原则是:联结、向内看和轻推。

1、必不可少的联结。

我理解的联结是当你和小孩或者和你在意的那个人在一起时,你们能感受到相互的爱和温暖。这种感觉像我们平时的空气和水一样必不可少。

我很注重和小孩的联结,但有时因为工作不能陪伴他,会导致我们的联结断裂。

联结断裂体现在哪些地方呢?当我回到家,他会大吵大闹,或者完全不理我。

这种时候就要注重联结重建。

我儿子生气的时候,以前我会很不耐烦或想直接拍他的屁股,但我注意到要重建联结后,他生气的时候,我会温柔地看着他,或者给予他一个大大的拥抱,静静地等待他先安静下来。

这种方式通常会让孩子很快冷静下来,倾听你说话。

我试过很多次,大家如果有小孩正处于2-3岁的时候的,可以试一下这个方法。

那么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建立联结吗?

还有两个很好的方法,第一种是游戏,无论你小孩子是怎么样的性格,内向的还是外向,敏感的还是钝感力强的,都喜欢和大人一起玩游戏。

当你问他要不要一起玩游戏的时候,他就会特别的开心,因为孩子生活在游戏之中,游戏是儿童的世界;

在此推荐一些平时可以经常和孩子玩的游戏:推手游戏、枕头大战、角色扮演,我们每次和孩子玩,他都是哈哈大笑的,很开心。

他爸爸因为工作很久没回家,和孩子的联结断裂了,也是通过游戏这种方式和孩子重建联结的。

第二种是情绪理解。

我近期使用这两种方式特别多。

我和儿子经常因为刷牙的事情争吵,闹的不愉快。他不肯刷牙,我又着急,按着他刷,他就不断地哭来反抗。

这次我换了一种方式,我把刷牙的工具准备好后,多抱了他一会儿,然后说,该去刷牙了。他说他不想刷牙,按照往常我会说很多大道理,讲为什么要刷牙,但这次我对他的情绪表示理解,对着他说:是啊,我知道你不想刷牙。

又过了一会儿,我又邀请他说:我们一起去吧,我陪着你。他就很自然地配合我完成了睡前的刷牙。

那一刻深深的理解孩子不想刷牙的想法,也相信事情一定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2、向内看:倾听孩子的内心,倾听自己的内心

向内看最重要的是当冲突或者遇到烦恼的事情时,慢下来,反思一下当前自己的感受和孩子真正的感受。

向内看,看看那个磨蹭的或者没那么可爱的孩子有什么需求,他是想在上学之前多玩一会儿吗?还是想和爸爸妈妈再多呆一句儿?还是希望妈妈催促出门的时候,妈妈能够温柔一点而不是那么粗暴呢?

虽然我们无法猜到小孩在想什么,但通过向内看,多少能猜到一点的,帮助你理解孩子的行为,从而知道该怎么更好地去应对。

3、轻推:帮助我们轻松达到目标

我非常喜欢轻推的这种方式,觉得轻推很适合当你实在不知道怎么办时处理。

我觉得轻推是一种既坚定又有爱,既有指引又没压力,是在过度放任和严厉逼迫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

一个妈妈和我讲了他孩子学游泳的故事。她儿子答应去学游泳,但非常害怕不敢进泳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克服这种情绪学会游泳?

要注意把控一个情绪临界点,不能推过了,如果推过了,孩子会从稍微有点难过变得极度痛苦,这样也会让我们大人很痛苦。

学习了轻推后,他们早早地来到了游泳馆,妈妈没有着急到他进去,而是开始倾听孩子的感受,然后才走进去。孩子还没走到游泳池边,孩子的情绪就到达了临界点。

她对孩子说,我们可以慢慢的走向游泳池,想走多慢就多慢,甚至如果觉得害怕还可以往后退几步。

她观察到儿子到情绪临界点后,今天就停止了。

第二天再过来重复一次刚刚的过程,在慢慢的轻推下,小孩在水里简直如鱼得水,对自己在游泳课上取得的成绩也特别自豪。

这种轻推的方式,帮助孩子克服了对水的恐惧,也更好地拉近了亲子间的距离。

天知道,我有多喜欢这种方式,我一定要在亲子养育过程中把这种方式用上。

三、养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注意些什么

养育孩子的长大不是父母一个人的事情,如果父母想要在养育的过程中更得心应手,还需要搭建养育的支持系统。

我了解到的,现在很多父亲都是甩手掌柜,家庭中的大小事情都是妈妈在弄,导致妈妈经常情绪崩溃,以至于影响到了亲子关系。

这个时候要和爸爸深入地沟通一下,从他的成长环境,旁边同学的成长环境,或者电视里的角色的成长环境来和爸爸分析父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从而来影响爸爸加入到育儿系统中来,既更好地培养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也能帮助妈妈得到短暂的休息,心灵得到治愈,更好地陪伴孩子的成长。

我老公因为工作原因,要随着项目到处走,没办法保证每天回家,偶尔一周半个月都回不了家。

我和他说了很多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角色的重要性,他也逐渐意识到。

现在他每周至少保证两天回家,只要他在家,不玩手机,会专心地陪伴孩子,陪他堆积木、玩游戏、读书。

现在我儿子每次看到他回家都会特别的开心,基本都会粘着爸爸,这样我可以有时间去做很多我想做的事情。

或者我们共同陪伴孩子一起玩,这样他会更开心满足。

除了父亲的参与,还有家庭的其他养育者的支持也很重要。

有的家庭是爷爷奶奶,有的是外公外婆,或者有的是请的保姆。

老一辈的养育方式和我们也许有很多的不同,但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倾听、相互学习。

因为不一定我们的就是对的,老一辈的经验就都是错的。

书中提到的一个例子我超喜欢,用倾听的方式来代替直接提建议。

比如和爷爷奶奶在养育有分歧的时候,父母学会倾听爷爷奶奶说话,即使听到不同的意见也不争论、不解释,而是继续听,还提出一些问题引导爷爷奶奶继续说。

能做到这样真的很不容易。

但过了一会儿,爷爷奶奶居然夸她聪明,甚至问她有没有什么建议。

她都惊呆了。

然后分享了一些自己学到的育儿方式,爷爷奶奶表示他们会试试看。

这让妈妈既惊讶又感动。

所以如果你也有这个烦恼,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去学习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的成长节奏。

只要成分了解孩子的成长节奏,你才能知道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知道怎么样应对和怎么去帮助孩子。

我儿子现在是3岁,刚上幼儿园,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但又懵懂的状态。

对于很多事物或者流程都有自己的固定的一套流程,不能轻易被改变。

比如,我习惯晚上在他和奶奶睡觉之前说晚安,他和奶奶也会分别回应我晚安。有时他还没说,我就关门了,他就会很着急,一直喊,妈妈快回来,我还没说晚安呢。

我又笑着打开门,听他说了晚安,再和他说了声:妈妈爱你,再把门轻轻掩上离开。

如果是你,你会觉得烦吗?还是觉得很可爱呢?

我是无论他喊多少次,我都会耐心地满足他的需求,让他开心的去睡觉。

游戏力养育的核心原则是通过游戏和情绪理解来建立联结。

期待你能在游戏力养育的过程中收获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戏力养育》:娃3岁多了,我还不知道应该如何快乐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