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门.劫

        长大后离开家,是否还记得曾经走过的路,初生的那道门?——《生门》电影宣传语

图片发自App

        在茫茫的商业大片里,纪录片的境遇是“不招人待见的”,以至于陈为军导演提出“先看片,满意再付费”的方法,来吸引人们去看《生门》这部电影。尽管如此,上映三天的票房还是低得可怜,仅仅只有五十九万。然而,这部票房惨淡、市场低迷的纪录片,口碑却极佳,豆瓣评分已高达九分。昨天晚上,我上网搜索,通过百度图解看完了《生门》,被深深触动:这是一部远离电影界、与生活直面相迎的中国电影,没有明星大腕,没有煽情台词,只有平民百姓,只有真人真事,它就像一把手术刀,冷静、克制、犀利,将剖产、堕胎、难产、大出血赤裸裸的展现出来,每一个镜头真实得让人生疼……

      《生门》开篇,陈为军将镜头拉向即将生娃的夏锦菊,她在病床上已躺了好几个月,因为很早就被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简单的说,胎盘长在她上一次剖腹产手术的切口上,主治医生还说了很多技术性的专业词语,唯独这一句最扎心:“非常容易导致大出血,随时会危及到母子的安全!”但夏锦菊脸上的幸福仍然掩盖不住:“没什么好紧张的,又不是第一胎了…4000个人里,只有一个人会死,哪里能轮到我?那我运气也太差了…”推入手术室,一开始,孩子的降生好像还挺顺利,可没等医生松一口气,毫无预料地,子宫大出血说来就来,瞬间一大滩红色涌到地板上,晃得人眼晕。医生下了死命令:“想要活命,只能切除子宫。”可是,手术台上的夏锦菊再三要求:”医生,你能不能再努力一下?如果我40岁就无所谓了,可是我只有33岁。”医生出于人道决定再尝试一下,可夏锦菊忽然间没有了意识,心脏也出现骤停。手术室里顿时一片兵荒马乱,心脏复苏一次两次、输血、止血……与死神争分夺秒,还好夏锦菊命大,她挺过了危险期。而自始至终,她在广州的丈夫都没有出现过,因为他有生意在忙。手术室外面,只有夏锦菊的老父亲,捏着女儿的病危通知书,焦急的来回走动:“刚刚心跳停了两次,还好被抢救回来。”话音一落,年近半百的老父亲就崩溃了,捂住脸痛哭起来。事后,医生说:“夏锦菊的失血量,相当于全身所有血液换了四遍。”

        同样遭遇“生产危机”的,还有李双双。在孕期30周时,她被优生科鉴定肚子里的小宝宝发育不正常。法律规定,已经超过28周的孩子不能打掉,可李双双的丈夫却要求引产——流掉,把孩子打死再拿出来。他的丈夫在掂量:这个孩子值不值得生?万一不健康?万一不能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万一剖产后需要大量的营养?太多的万一……此时,躺在一边的李双双只能哭,呜呜咽咽的哭出了声,丈夫立马转头呵斥:“哭什么?不要哭!”对于这个情景,我心里不禁叹息,在那个时候的李双双,只能是一个沉默的子宫。哎,原来是真的,不到生孩子的那一刻,你真的不知道,生命的权利并不在你手中。你真的才知道,你在丈夫眼里是怎样的一个存在!

        在陈小凤的身上,我看到一个最大的现实障碍是,没钱,穷!借钱?身边全是一帮穷亲戚;信贷?农信社里办不下信贷证。为了5万块钱的手术费,窘迫的丈夫四处奔走,最后,在没有为妻子做任何医疗和资金保障的情况下,坚持让妻子去闯鬼门关。穷人生孩子,就是在拿命来换!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丈夫都是如此,曾宪春待产时,她的丈夫满心愧疚:“我媳妇太辛苦了!我真后悔让她冒这样大的风险!”还透露:“我们农村习惯必须要个男孩,不然会受人欺负,被人看不起。”幸好,曾宪春的手术没有子宫出血的情况,因为她也属于命悬一线的胎盘前置,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闯进鬼门关。当医生的报备传来——“是个儿子。”才让丈夫皱的紧巴巴的眉头平展开来。哎,仅仅因为丈夫想要一个儿子,就成为妻子赌命生子,战战兢兢被推上产台的理由,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纪录片的最后,有一首歌:“妈妈从老家打来电话/只问了一句吃饭了吗/在出差的路上匆匆回答/放下电话我泪如雨下……”歌里只唱妈妈。

        世上只有妈妈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门.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