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红华
我的老家在桐庐县分水镇后岩村——全国文明村,背靠凤凰山,三面环水,面对的就是金紫山,当年著名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分水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我从小就听过红军金紫山战斗的故事,记忆尤深的是阿爷说起的那个战斗激烈的夜晚。
“半夜了,对面金紫山上接连不断的枪炮声,火光冲天,我们都醒过来了,”阿爷激动地说,“有人说是长毛造反,杀人放火的共匪,我们哪里会不相信的,都是蛮年轻的小鬼,打仗不怕死的,打国民党反动派的。”
“山上现在还有碉堡、壕沟、指挥所。八角坞口的富家红军墓,安葬了15位红军烈士,都十几二十几岁的,有些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来。”阿爷继续说,“后来红军往百岁坊,经合村,往皖南方向去了,这里有几个人跟红军去的。”
当年的记忆有些模糊了,但我确实爬上过金紫山,也确实见到了阿爷说的场景:在杂草与灌木丛里,立着几处斑驳的泥墙,那是八十七年前的红军战斗指挥所,风雨飘摇中,它们见证了红军英勇战斗的历史;深浅不一的土坎,那是当年红军阻击敌人的战壕,残存的泥石里,分明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
据史料记载,北上抗日先遣队分水之战,敌我双方激战一昼两夜,肉搏四次。红军英勇善战,以少胜多,敌伤亡130余人。打得王耀武部闻风丧胆,使我军摆脱了尾随之敌,变被动为主动,乘胜进入皖南。
县博物馆里,至今珍藏着在金紫山在战斗中红军使用过的手雷、手枪,也有关于红军过境作战的图片说明。
前些年,我在偶然的机会,在百岁坊村卢玉明书记的陪同下,参观了设在百岁坊何一文家的红军指挥部遗址,这座两层泥石建筑,已进行了前期修缮。据卢书记介绍,还将整理史料,重新规划修缮,作为红色教育基地。红军在桐庐的一些战斗历史,将在这里一一展现,得以继续传承。
无意中,我得到了《红军在桐庐》一书,在这本由县委宣传部、县党史研究室、县新四军研究会共同编撰的书里,见证了许多非常珍贵的红军史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文献“中央红军被迫长征”,报刊文摘“几组数字说长征”,《人民日报》“永远的丰碑”——红军年轻的杰出指挥员寻淮洲,新华社“红色记忆”——中国工农红军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中共桐庐县委党史研究室北上抗日先遣队分水之战……
这些查考,大大丰富了我们对红军以及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来龙去脉的了解,不仅知道这支队伍是由红军第七军团改称的,而且知道他们是中央红军主力在长征前派出的第一支部队。原计划打下分水,佯攻杭州,声东击西牵制敌人兵力,越过杭徽线,进军徽州,威逼芜湖,震慑南京。
离开时有六七千人,到桐庐时减到三千余人,到组建红军挺近师时仅剩下五百余人,前后不到半年,损失百分之九十多!这支最早出发的队伍,遭遇是何等的悲壮而惨烈!当他们的战友还未踏上二万五千里漫漫征途,他们的生命就已进入倒计时。
1934年7月至1935年1月,这支年轻的军队经过六个多月的艰难转战,以“血染东南半壁红”的英雄壮举,策应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他们怒吼、冲锋、搏击,牺牲在茫茫山水间。
当我们回首硝烟散处,总会想起那些已被镌刻在时光里的人物:方志敏、寻淮洲、刘畴西等,还有富家红军墓的15位红军战士。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
前些年,我带领学校全体党员去淳安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报告中,我深深地被一个名字感动,现场留下了眼泪,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么多年,从未如此过。
请记住这位英雄的名字——“寻淮洲”,北上抗日先遣队撼人心魄的烈士之一。作为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军团长,牺牲时年仅22岁。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这位有着“孤身一人,智斗土豪,搞回10条枪”的传奇英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灿烂夺目,好似划过天际的耀眼流星。
1934年12月13日,红十军团在黄山东麓谭家桥伏击敌人。14日凌晨,红军进入阵地。9时,眼看敌人先头部队进入伏击圈。但没想到的是,随着战场情况的变化,一场伏击战变成遭遇战,红军伤亡惨重。为扭转战局,寻淮洲在冲锋中身先士卒,负重伤后牺牲。国民党嫡系部队旅长王耀武在望远镜里,亲眼看见冲在最前面的那个人,肠子都打穿了,散在肚子外面,依然冲在最前面,没想到他就是红军军团长寻淮洲。王耀武一生都遗憾没见到这位令人景仰的将星。
寻淮洲牺牲时虽然衣衫褴褛,如今却已化作不朽的雕像,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在《红军在桐庐》一书中,我还寻访到了更多的红军红色记忆。
“我从金紫山上挖出了红军的手枪”,当年说起金紫山寻枪的经历,许重岗老先生激动不已。这支锈迹斑斑,带着历史记忆的土制手枪,在金紫山上静静地躺了半个多世纪,如今陈列在县博物馆内。许老师还在他采编的《“我心中永远的丰碑”》里面,讲述了当地村民偷偷掩埋红军的感人故事,也将人们如何尽自己义务帮助重建红军墓的艰辛过程,字里行间,充满着感激之情。
方赛群老师采记的《那年,我爸爸跟着红军走了》,回答了一个疑问:当年正处在最艰难的处境中,随时有生命危险,这些农民为何就抛下家庭和亲人,跟着部队走了?他们图什么?还有,后来他们怎么样了?
更有记者采编时无处不在的感动和震撼,那些为了红军相关史料的核实、编撰一丝不苟工作的,全力以赴、自愿不计报酬的人们,不正是不忘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将红军精神,感动和激励更多的桐庐人吗!
红军精神,必将永驻桐庐!
2021年,正逢建党百年。作为县教育系统党史宣讲员,我不仅在学校师生中作宣讲,还多次去乡镇社区,宣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结合宣讲对象实际,倡导学史力行,并提出要坚持“三个立足”,立足自身成长,立足岗位建功,立足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