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九德,以达于上下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廉,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袛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长,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这段介绍了九德的内容,意义和实行的原因。学生认为这九德都贯穿着中庸的思想。宽而栗,宽容有限度,原则不能被亵渎。并且这九德应该侧重的是政德,即官员诸侯的职业道德范,因此文章说: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具面部分的德,便可以齐家。意义方面突出九德对于为官治国的要求,进一步说明了九德主要是为政之德。

学生认为文章最精彩的部分是关于实行九德的原因—达于上下。于上,即要顺天道,于下,要顺民意,而从政者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两件事贯通。

天制度下了典,从政者用它规范秩序,天制定了五服,五刑,从政者用它进行赏罚。也就是说,规矩制度出于自然,而非人定,人实际要做的是按九德的标准去执行这些要求。

“天叙有典”,自然带有神化色彩。不过以“神谕”的形式,证明政令的合法性,其实并不可信。但希望官员严格照执行的初衷却是好的,因此对神化政令的做法不必求全责备。

至于为问要施九德,天命要求只是个幌子,实际原因在于为民。“天聪明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关于“自”的解释,书中认为是来自,强民意即天意,但如果是这样,上面的“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就成了人行五礼因而天才产生了礼仪规范,这显然不合适。学生认为,自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只有天通明达道,官员以此行事,施之于民,百姓才能通明达道。

可无论怎样理解,“有土”即统治者,介于天和人之间,都应发挥纽带的作用,行九德,达于上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九德,以达于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