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7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很多教师都意识到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中心的转移,体现了教师理念上的改进。可是,当我们一边谈论着“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一边沉浸在学生热热闹闹地学、热热闹闹地讨论、热热闹闹地交流汇报的课堂中时,我忽然意识到:我们的课堂正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从“以教师为中心”滑向“教师不作为”,由一个无声的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无意义的噪声的极端。

教师除了组织者和策划者,教师更应是课堂的参与者、指导者、引领者,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所有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指导学生从此岸到达彼岸,引领学生从不会到学会,让学生因老师的存在而有切实的提高。学习过程是探究、生成的过程,是不断生疑、解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障碍,思维陷入困顿,思路陷入停滞,此时,教师就要运用本体性知识,从学术高度进行点拨、引导,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启发学生思考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让学生有所突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上不上这节课有所差别。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课堂上,教师的确要让位于学生,但任何事情都有度,让位也是如此,教师千万不能矫枉过正,从“一言堂”滑向“不作为”,从“事无巨细地讲解”滑向“一味地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且美其名曰“新课程理念”。要知道,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站在学生的起点上,设疑、解惑、启发、引导,引领学生从无知走向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就这点来说,教师永远是平等中的首席。

这样说来,我们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走,也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看”着学生走,因为教师不仅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策划者,更是指导者、引领者、参与者,是平等中的首席。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