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大脑有了认知,就有了评判标准,这个标准有局限性,也有可取之处,当我们拿着这些标准去衡量他人的时候,局限性就显现出来了,因为他人也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评判系统,他的标准和我是不一样的。由此,便会引出二元对立的冲突,进入对错,好坏,美丑的争辩之中。这些都源自于私心,在私心里执着,着相。用这些不同的评判标准培育出了一颗分别心。就很容易拿着这些标准去衡量你所看见的人事物,便会有分别心。

当我们知道我们已经有了分别心,私心,执着心。当我们知道的那一瞬间,这些就都会被转化,知道自己有分别心,知道自己有私心,知道本身就是一种觉知,而这便是转化之道的玄妙之处。

任何的对立面,都是相依而生的,都是可以相互为用的,都是可以被转化的。

扬长避短的功夫,它的精髓在于不去放大一个人的“短”,也不去标榜一个人的“长”,不拿我们内在的评判系统的标准去衡量这些,我们可以去看见他人的“长”并用之。看见他人的“短”并纳之。

无为:不是什么事都不做,而是无欲、无私、谦、虚其心地有意识的觉察自己的贪欲、私心、居功自傲心,有觉察,有选择的做,不居功,不为始,只是去做,放下评判的心,顺应万物本性,参与万物的造化,助他,不占有,帮助他的生命化育,给他的生命滋养,顺应他的特性、需要而为,不是妄为。

不拿自己心中的偏好,去干扰周围人的心,不拿自己的好恶观念,强行加在他人的身上!

回归到自身,我们是自己的君主,心是君主之官,我们要修的就是我们这个容易评判的心。

转化之道,就是觉知、觉察!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子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