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读《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如是读《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如是句读读法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如是漫读简析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道之行也必有所德。盖言人之认知,以为有功,而为人所用。是以人常自以为有所得,或自高其为功德。德者得也,德惠民也。

……上德,道德也,天德也,自然也,遵道而行之所得也。下德,人德也,我德也,私德也,借道而用一己之智力以显有功也。

……如是以为:上德之功在天成,有道者圣人不自以为有德,而民以为其有德。下德之功在人为,人或自高其智力以为有功而惠于民,故不欲失其所得,而民不以为然,反而以为其无德。比如,帝以为功德盖天下,而民以为帝力于我何有哉。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德之人,无为而不自以为有为。下德之人,实亦无为而常自高其所作所为。

……自然乃客观存在。人,在自然中求生存而已,力虽小,而为可称道,故配与天、地、道,齐为自然之域中四大。

……如是以为:功在道成,功在天成,人力微乎其微。比如,母生子,功莫大焉。有德之母,皆以为上天赐之佳儿。无德之母,或时见母子互嫌。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上仁,上义,上礼,人之所为,皆为下德。

......所以称上者,美之也。虽美之,终不如上德。仁者爱人,子曰:为仁由己。爱人而无私心,有天下之大爱。虽则如此,人生而平等,同为人,何以需要他人之大爱,故不如无爱。上仁下德,所得已薄,不如上德之厚实也。上义,上礼,欲人之回报,是有以为。故其德愈下,所得愈薄。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道者,称道也,讲道也,言之而明理。圣人云:言不正,行不顺。

……没有道,而后才讲德,没有德,而后才讲仁,没有仁,而后讲义,没有义,而后论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礼者,礼以待人,欲人之待己亦以礼。与天道无私相悖,故言其为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前识者,前面的这种认知。即便是这种认知,也只是道之华,而愚之始。

……人生不易,活得好才是真好。见识再好,比如“道”本身,也比不得遵道而行之有益。仅仅满足于这种合“道”见识,便开始变愚蠢了。所以说: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大丈夫,独立人格的自由人。

……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正理。大丈夫当遵道而行,处道之厚,不居道之薄,处道之实,不居道之华。


故去彼取此。

……再次强调。此,为道。彼,为德、仁、义、礼。去彼取此,强调遵道而行,亦舍去高谈阔论德仁义礼。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是读《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