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扩写

      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回答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扩写: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一个严寒的冬天已经使鲁国的国库虚空。一向富庶的齐国,却在春暖冰雪融化之际,向鲁国发动了战争。在边境的斥候赶忙向鲁国国君和鲁国大臣传来消息,一时间朝堂人心惶惶,动荡不安的局势也使鲁国国民陷入惶恐不安之中。

为了维护朝堂秩序的稳定以及把持朝政,鲁庄公发布了一条政令来安抚国民,正式向齐国宣战,并积极准备粮草军备准备支援前线。

曹刿是一个具有政治远见和军事策略的读书人,他听闻鲁国对齐国宣战,立马起身,想要面见鲁庄公。同乡的人看他准备动身,都纷纷来劝他:"这原不用你来操心的,这些事情都是当权者、有权有势的豪门世家来决定的,你一届平民百姓,实在是不必掺和到这件事里。"曹刿坚决地答道:"有权有势的人中不乏一些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甚至根本不能正确应对战事的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情于理,我都应该走这一趟。"乡人听了,也不好加以阻止,只得放任他去。

曹刿一路奔波来到了朝堂,鲁庄公的近侍宣他进殿。曹刿见了鲁庄公,行了一个庄重的国礼。鲁庄公问道:"来觐见我,所谓何事?"曹刿开口问道:"小民不才,敢问国君对齐国宣战,凭借的是什么呢?"庄公答道:"我善待臣下,像衣食这一类养生滋补的东西,从来不敢独自享用,一定会分给身边的大臣,让他们也得尝珍馐。"曹刿答道:"这种小恩小惠实在是太微不足道啦,这只能给您身边的大臣享有,而广大的鲁国百姓却不能全部享受到,老百姓得不到好处,是不会顺从您,并且遵守您的命令去打仗的。"鲁庄公又说:"我在祭祀时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这些祭品,从来不虚报谎报、中饱私囊,对上天虔诚,从不说谎。"曹刿说:"这不过是一点点小小的信用罢了,并不能使神灵信任您并降下福祉,对于神灵来说,祭祀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罢了。"鲁庄公又说:"在判决大小案件之时,我一定悉心听取双方的意见以及讲证据,就算是案件繁多不能一件件好好调查,那我也会根据证据和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裁决,绝不冤枉百姓和放过坏人。"曹刿满意地回答道:"君王圣明,您尽了一个君王的本分,做好了君王的本职工作,可以凭借您在百姓心中的声望去和齐国作战。小民还有一个请求,若作战开始,小民请求与您同去,以便提供一些微末建议,供您参考。"

数日过后,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来到了长勺,鲁军正与齐军在此地作战。鲁庄公准备下令击响军鼓开始进军。曹刿拦住了鲁庄公道:"还不到时候。"庄公虽疑惑,但也听取了曹刿的建议,安坐在战车上等待。齐军则早早敲响了一鼓,看鲁军按兵不动,齐军将军接连命令敲响军鼓。待齐军敲了三次军鼓后,曹刿对鲁庄公说:"可以击鼓进军了。"庄公下令击鼓,鲁军一鼓,士气高涨,杀得齐军片甲不留,仓皇逃窜。庄公大喜,正准备要下令追击,曹刿又拦住了庄公。庄公此时对曹刿真的是深信不疑,极为器重。曹刿说:"现在还不行。"庄公便压下心思,等待曹刿下一步安排。曹刿下了战车,开始观察齐军逃窜时车轮在地上碾出的痕迹,心下了然,登上战车,扶着车前雕梁画栋的横木远远地眺望齐军逃跑时的队形,事毕,才说道:"可以追击了。"语气坚定而自信。庄公下令追击齐军,果真大破齐军。

战毕,庄公召见曹刿,虚心请教获胜的缘由。曹刿笑了笑答道:"自古以来,两军交战,最重要的就是士气。士气强盛,自然无往而不利。第一次敲响军鼓可以鼓舞士兵们的士气,但是第二次击鼓就会使士兵们的士气低落,第三次击鼓更是会使士兵们的士气耗尽。一个军队没了士气,自然溃不成军。而此时,我军一鼓,士气正盛,齐军士气消失而我军士气正盛,自然能赢得这场战事。像齐国这种老牌强国大国,他们的将领都富有谋略,他们的情况是难以预测的。我怕他们的将领假意撤退,实际上安排了伏兵来埋伏我们,所以我下车观察他们的情况。但我观察到他们的车轮痕迹混乱,纵横交错,逃跑的军队旗帜倒下,溃不成军,我便知道他们是真的打了败仗。因为一个训练有素的军队是绝对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形的,这种情形只会出现在逃兵的身上。所以斗胆请求庄公下令追击。"

庄公佩服极了,重用曹刿。

你可能感兴趣的:(《曹刿论战》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