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好景不长英宗朝
第四节 争濮议(上)
公元1065年四月,赵曙下诏,让礼官及待制以上官员共同讨论崇奉濮安懿王典礼。什么意思?通俗点解释,儿子赵曙做皇帝了,“老子”濮安懿王赵允让该怎么称呼?用什么礼节对待?
这事,我们现代人不好理解,儿子做皇帝了,老子还是老子啊!难道还变了?在封建礼法观念中,还真变了!再说,侄子赵曙继承叔叔赵祯的皇位,赵曙又应该怎样称呼先帝叔叔赵祯呢?这也是个事?我们现代看来是件小事,在封建时代,却是天大的事!
封建社会,礼法是国家维系的基础,礼法乱了,社会也就乱了。但是这个礼法是天生的吗?当然不是,它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在封建社会,皇帝的意志就是国家意志,皇帝的话就是法律,因此礼法的制定者就是皇帝。
唯一的区别是,明君、圣君要虚心纳谏,中和朝廷意见,以求团结一心,共同进步;昏君、暴君则独断专行,妄下旨意,结果自然众叛亲离,人息政亡!
赵曙当然也想做明君,所以下诏让大臣讨论。其实在此一年前,即公元1064年,赵曙病愈刚亲政的五月,宰相韩琦就提出了这个问题,赵曙认为仁宗驾崩不到两年,同时也为了给大臣一些缓冲时间,先放了一放。
赵曙按下先不讨论这事,司马光凭着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从中嗅到了赵曙的真实意图,那就是赵曙一定想隆重追崇亲生父母,因此司马光上疏给赵曙打“预防针”。
司马光道:“西汉宣帝刘询为孝昭帝的后代,最终不追尊祖父'卫太子'刘据、父亲'史皇孙'刘进(司马光这个证据举得不正确,公元前65年,汉宣帝按天子规格,对父亲刘进上尊号'皇考');汉光武帝刘秀上继统西汉元帝刘奭,也不追尊亲生父亲'南顿君'刘钦,这是万世永久的制度。”
司马光这个人,是志诚君子不错,但也很迂腐和倔强,可他偏偏代表士大夫的主流观点,这就比较麻烦了。对于司马光,以后还要细说!
宰相韩琦更不是呆瓜,当然也能够领会赵曙的真实想法,而且,韩琦考虑得更加长远,赵曙即位才两年,又经历了曹太后的垂帘听政,可以说地位尚不稳固,为了维护赵曙的绝对权威,维护中央的绝对领导,作为宰相,必须和皇帝的意志高度一致。
所以韩琦和铁杆兄弟欧阳修等驳斥了司马光的观点:“礼法的目的是不忘根本,濮安懿王德盛位隆,应该被尊崇;为濮安懿王及夫人王氏、韩氏、仙游县君任氏(赵曙母亲)举行隆重仪式,符合礼法人情!”
还没有讨论,大臣就这样相互掐架,尽管宰辅大臣和皇帝意见一致,但如果赵曙强行裁决,肯定是有很大的阻力,所以赵曙先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等了仅一年,这次,赵曙下诏,翰林学士王珪等人已经完全洞悉最高领导的真实意图,内心都忐忑不安,互相观望不敢发言。
又是司马光,一人奋笔疾书,首先发难,他上书道:“出继给他人,就是他人儿子,不应当顾忌私亲。濮安懿王虽然于陛下有天性之亲,然而陛下之所以垂拱天下,子孙万世相承帝业,都是先帝(仁宗)的恩德所致!臣以为濮王应当按照封赠期亲尊属的成例,尊以高官大国,谯国(王氏)、襄国(韩氏)、仙游(任氏)并封太夫人,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于是王珪等命令吏员以司马光的手稿作为根据。送呈中书省,中书省驳回:“王珪等所议,没有对濮王的具体称呼!”
王珪等又一起讨论,认为濮王是仁宗的兄长,皇帝应该称他为“皇伯”。再报上去。
参知政事欧阳修引用《丧服大记》(礼记),代中书省回复道:“过继给他人的,可以为亲生父母降服(本应服三年丧,降为一年),但不能削除父母的名分。如果亲生父亲改为皇伯,考查古今,没有根据。陛下应该称濮王为'皇考',提请三省、御史台详细议定!”
也就是说,欧阳修等人认为,将亲生的父亲称呼改为“伯伯”,这是滑天下之大稽。
双方争得不可开交时,曹太后传出手诏,指责宰相不合礼法。赵曙一看曹太后支持司马光等人,只得又下诏暂时停下争论。
佐料:和韩琦同时代的宰相曾公亮,从公元1061年至1070年,连续十年任宰相,时间可以说不短,但似乎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宋史.曾公亮传》的篇幅也不长。
曾公亮是泉州晋江人,进士甲科。他没有什么出彩的事例,官运却异常亨通。曾公亮考取进士后,先任知会稽县,很久后为国子监直讲,王府侍讲,接着授集贤校理,天章阁侍讲,天章阁待制,不久升为知制诰,翰林学士,以端明殿学士身份知郑州、知开封府,紧跟着就是给事中、参知政事,加礼部侍郎,进枢密使,公元1061年,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真是一帆风顺。
曾公亮的仕途如此顺利,唯一的解释,可能是曾公亮曾经担任过仁宗赵祯在王府时的侍讲,曾公亮眼光长远,抓住机遇,在这段时间和赵祯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让赵祯印象深刻。
曾公亮性格方厚庄重,深沉周密,做事循规蹈矩。但是比较吝啬,家藏财富巨万。
宋神宗时期,曾公亮曾经举荐王安石,和他一起辅政,不久发现神宗十分欣赏王安石,曾公亮替子孙谋划,决定改变行事方式,一切听从王安石,但表面上若无其事。曾公亮还派儿子暗中帮助王安石,神宗因此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为了感激他,提拔他儿子到枢密院。
苏轼曾经严肃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当时弊病,曾公亮回答道:“皇上与王安石如同一个人,这是天意。”
曾公亮于1078年卒,享年八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