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花之味:最动人处是日常

2018已经过去一半,《米花之味》还是我的年度最佳。

去年,《米花之味》在FIRST影展和威尼斯电影节崭露头角。

台湾顶尖幕后班底助阵,大师们潜移默化的浸润,让《米花之味》有着与众不同的气质。

片名很容易让人想起小津安二郎的名作《茶泡饭之味》和陈英雄的《青木瓜之味》,深究下去,还有北野武《菊次郎的夏天》的影子。

故事发生在云南沧源,当地信奉小乘佛教,每个寨子都有寺庙。婚丧嫁娶都要举行仪式,以及祈求佛祖恩允。泼水节时,要先用水给佛祖擦洗身体,然后将这个水泼到人身上来表达祝愿。

故事的主线是进城务工的母亲回到村庄以后与女儿的相处。见识大城市之后她回到云南边境的小寨子里,发现自己的故乡和女儿都变了。再加上少数民族风情和宗教,显得更加神秘与新奇。《米花之味》里有许多重冲突和对比,譬如城乡差异、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等。尽管留守儿童这样的社会议题看似沉重,但影片延续了诗意的风格,格调明朗,表达举重若轻。

米花,原本是傣族象征着团圆和祝福的食物。用在留守儿童身上,则更有了深层的内涵:米是我们种出来的,就像孩子一样,如果我们没有管教他的话,米花、米酒都会变了味道的。

故事中人皆为真实且亲近的普通人。那些细细碎碎的日常生活细节,也很美,也耐咀嚼,有着强大的渗透力量。

就像《天水围的日与夜》,母子俩餐桌上的饭菜、青菜,头天吃剩下的一只花菇,第二天热过了,用一只小碗盛着,又摆上了桌。这样的日常细节,让每个人都变得更美,更悠长,也更有质地。

留守儿童,女性地位、宗教文明,影片传递出来的东西很多。但导演在讲述这一切的时候,没有过度渲染,也没有凌驾之上去做任何价值判断,而是给了我们生活里的诸多美好,求神时院子里的白马,放学路上的歌唱。

传统价值与现代观念在以傣家村寨为代表的中国土地上和谐共存。一边抱残守缺寻求神佛庇佑,一边裹挟在时代洪流中滚滚向前,这就是当代的魔幻现实。

但好在,魔幻现实中也存有美好。

全片最后的收尾,母女俩走进幽深的钟乳洞,在佛像前起舞,哀悼亡灵,两人之间也隔阂也随之消失。

代表两种价值的母女终于产生共鸣,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科学与迷信,在此刻融合。

这个舞蹈堪称神来之笔,贡献了华语电影今年以来最美的画面。

这种戛然而止的美妙,宛若蔡明亮似的结尾引人回味。

希望更多人珍视这块米花简单真挚的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米花之味:最动人处是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