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中的自我

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on 得到

没有人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关系里的人,总是一起出现,互相定义,互相成就。

比如说,父母生了孩子。那么孩子是父母的孩子,同时,父母也是孩子的父母。如果没有孩子,他们就不能是父母。

这说明,关系总是相互定义,相互成就。

自我存在于关系中。

山本耀司有句著名的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


这句话是强者对自我的认知,只有强强撞击,才能出火花,才能从对方的镜子中看见“自己”。

对于我们平凡人,该如何从关系中看自己呢?

多看看自己。

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一个单独的自我。每一个关系中,都有一个不同的自我;不是你的个性,而是你所处的关系,决定了你的想法和行为。

我们为什么要从关系的视角看待自我,发展自我呢?

第一,人无时无刻不再关系当中。

家庭有家庭的关系,工作有工作的关系,即使在地铁上,那也是你和陌生人的关系。

那么,独处时,是否不在关系中呢?也不是,因为你独处的时候,那个独处的空间,仍是关系决定的。

比方说,一个人在家里,你会知道你的家有一扇门,陌生人不会进入这个家门。这是你们在关系中达成的共识:陌生人不可以随便进入别人的家门。

这个独处的空间,就是由这个关系决定的。

第二, 在不同的关系中,自我很不相同。

比如,在办公室里,你会努力地工作,这个努力的你,是工作关系中的自我;回到家里,也许你会葛优躺一会,这个放松的你,是家庭关系中的你。

第三,决定你行为的,是你所处的环境,不是你的个性。

举个例子很好解释:妈妈对着儿子吼,你的作业为什么还没完成?但她接到老师电话的时候,会很殷勤热情地说:欢迎老师来家访。

同一个妈妈,为什么她的个性如此不同?因为处于不同的关系中。

所以,是所处的关系,决定人的行为。

第四, 关系的视角会让思考问题的视角发生重大的转化,一些无解的问题,会突然有个合理的档案。

比如说,如果你有一个很挑剔的老板交给你做一些活儿,你就会非常拖拉,不想去做;但如果换成了一个你很认同,并且他也很认同你的同事交给你工作,你的工作效率就会很好。

这就是说,是关系,在决定你是否拖延。

===============

关系的视角拓展改变的空间

自我发展心理学,是一门讲改变的课。

如果从个体的角度来看自我,往往会觉得自己有个稳定的个性。未定,意味这难以改变。

有时候,妨碍我们改变的,正是我们头脑中那个顽固的“自我概念”。我们有时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比如内向,比如敏感,这些标签其实是一种抽象思维化的产物。这种思考会增加控制感,可是也会让自我变得很稳定。

而从关系角度看自我,就是一种正念思维,也就是近的思维,是把每个自我,放到具体的关系中,从每一段关系,去看自我的表现。这样,当然会增加改变的空间。

后续的课程,我们会从关系的视角,重新来理解自我。

(也就是说,我们增加思维的弹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同一个事物,从而理解事物的更多维度。)

也会从关系的视角,重新来理解自我发展。

既然自我是关系的产物,那么自我发展的信和问题,就从如何塑造新经验变成了如何塑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关系。

让我们期待新的课程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视角和惊喜。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面。——约翰·多恩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系中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