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简义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望,闻,问,切四诊当中是唯一跟患者有接触的诊断方式,可判断患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以及气机的升降沉浮。

          相传脉诊起源于战国扁鹊,《史记·扁鹊仓公传》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只是扁鹊脉法没有流传下来,也没有形成著作。

图片发自App

          关于寸口脏腑定位,从古至今没有统一方法,历朝历代各个医家定位都不一致,其中以《黄帝内经》中对寸口脏腑定位最为经典:“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内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化为:左寸候心,左关候肝,左尺候肾阴;右寸候肺,右关候胃,右尺候肾阳的定位方向。近现代西方医学发展壮大,影响深远,借助于精密仪器的运用,脉象向微观方面发展,诊断的更为准确、精细,脉诊不再是只能诊断阴阳虚实的大体方向。卓有成效的脉学家有金伟、许跃远、寿小云、王光宇等。在传统脉基础上革新的也有不少,僻如齐向华、姚梅龄、韦刃等。

图片发自App

            脉中信息包罗万象,除了熟知的疾病以外,还可以从中获取人的性格、事业、爱情、贫贱、前程等诸多信息。太素脉法以此著称,甚至有医家认为太素脉应归类为一种相术而非脉法,但是太素脉断命之神奇却又令诸多医家不忍舍弃。

          脉学是形而上的哲学体系,需要静心入微的修习与专研,三指诊脉已然成为评判中医良莠的标准,脉诊的习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似乎看得见,却又似什么也看不见;似乎摸的着,却又似乎什么也摸不着,隐隐然然,神秘莫测,令人心折。学习之初因尘蒙镜,不知暗中泉涌,当造诣颇深时自然通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脉法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