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过滤算法(Collaborative Filtering)

协同过滤算法既是推荐系统中最古老的算法,也是推荐系统中最常用的方法

从 k-NN 引入协同过滤

平时生活中,当我们需要买东西但是不知道去哪个商场更好时,很自然的一个想法就是去问问身边的朋友,因为身边的朋友往往和自己有相似的偏好,从而能推荐更适合自己的商场,而这就像是之前文章里介绍的k-NN 算法。k-NN 算法每一次都在训练集去寻找与目标样本最接近的 k 个实例,然后根据这 k 个实例的分类结果来产生目标样本的预测结果。而当我们把 k-NN 引入到推荐系统中时,再稍稍加工之后,就产生了协同过滤算法。

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UserCF)

当上述 k-NN 算法中的 k 指的是 k 个用户时,即每次都去训练用户中寻找与目标用户“兴趣”最接近的 k 个用户,然后在这 k 个用户的喜好的物品中,寻找目标用户还没有听说过的物品并推荐给该目标用户,这样的方法就称为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算法(UserCF)。不难看出 UserCF 最主要有两个步骤:

(1) 寻找与目标用户兴趣最相似的 k 个用户形成的用户集合

(2) 在这个用户集合喜欢的物品的集合中,寻找目标用户还没有听说过的并最有可能感兴趣的 N 物品推荐给目标用户

步骤 1 的关键就是计算用户之间的相似度,在协同过滤算法中,一般利用用户的行为相似度来代表用户之间的相似度。给定两个用户 u 和 v,令 N(u)、N(v) 分别表示他们有过正反馈的物品集合,那么可以使用Jaccard 公式简单地计算他们之间的兴趣相似度:

或者使用余弦相似度计算:

计算余弦相似度的代码如下:

defUserSimilarity(train):

W = dict()foruintrain.keys():

forvintrain.keys():

if(u == v):continueelse:                

W[u][v] = len(train[u] & train[v])                

W[u][v] /= math.sqrt(len(train[u]) * len(train[v]))

returnW

然而,因为现实情况中,很多用户之间并没有对同样的物品产生过行为,即很多时候 | N(u) ∩ N(v) | = 0,而上述算法将太多计算浪费在了计算这种用户的相似度上。如果反向思考,我们先计算出 | N(u) ∩ N(v) | ≠ 0 的用户对 (u, v) ,然后只对这种情况除以分母,则可以大大提高计算效率。为此,我们可以先建立从物品到用户的倒排表,然后建立矩阵 C,令 C[u][v] = | N(u) ∩ N(v) |,最后再计算所有 C[u][v] ≠ 0 的用户对

(u, v) 之间相似度,代码如下:

pass

基于物品的协同过滤算法(ItemCF)

pass

UserCF 和 ItemCF 的应用场景和效果差异

pass

参考资料

《推荐系统实战》,项亮

作者:大雄的学习人生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c573221b8bd5

來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协同过滤算法(Collaborative Filte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