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思考,勇攀高峰

我一年前在达利欧的《原则》中读到关于“设计自己这个机器”的理论后,一直努力践行——如果把我们日常做决策和运转的全部隐喻为一个机器,那么我们每个人不仅是自己这个“机器”运行起来的执行者,还是这个“机器”的设计者。

前几天我在一稼的课上受到启发,非常诚实地反思了一下自己现阶段的问题。

很多人容易陷在具体的行动计划里而忘记整体规划,缺乏战略上的勤奋,没有一个整体的战略规划和目标来保证自己的高质量努力。而非常诚实地讲,我是喜欢过于陷入战略规划从而自嗨的人,每次真正完成的不多。我写下的我觉得最重要的20%的东西几乎每次都不去完成,但是我做了很多喜欢且擅长的此刻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我非常喜欢个人成长类的知识和逻辑思维上的精妙,做了很多这方面的事情,如读书、上课、思考、复盘等,也确实取得了很大很大的成果。我通过超强的分析能力总结出了一件事情最精妙的20%在哪里,用小聪明和小努力去做了一部分,在成果上确实达到了top20%。但是一直我都有种自己的潜力没有办法完全绽放的感觉。

但是我现在要学习和专注的就是真的去做,真的去攀登这个山峰。如果说上一个阶段是寻找自我,爱自己的话,那这个阶段就是我勇敢地攀登真正的山峰的时候。我现在非常明确哪座高山是自己真的想要攀登的,比起“绕远”去做那些让我舒适和擅长的事情,我此刻更需要的是克服卡点——也就是真的去直面攀登这个山峰。比起“精妙的设计”,我更需要的是只管去做的行动。

在此我想要提几点对我来说解决这个问题重要的思维和方法:

1.每个方法论都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永远保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的思维。

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方法论,如四象限法则、番茄钟等。但是在真正使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理解方法论都是为了我们的目的而服务的,这些都不过是工具而已。

例如四象限法则,对于大部分来说,可能是大家很容易忘记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个人成长类、读书、健身等)。但是对我来说,是如果把这部分列出来,就会不由自主地一直去做这些长期主义的事情,甚至违背了自己当前阶段的“要事第一”。所以在我日常的安排中,我不会把这些事情放在我的每日to do list,因为这些对我来说是无论如何都自然而然会去做的让我非常开心的事情,写下来会更加夺走注意力。

例如番茄钟,并不需要一定25分钟+5分钟,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专注情况安排。例如对于我非常擅长但有点懒的事情,我会设定25分钟的长间隔。但对于我非常容易走神的事情,我会设置成10-15分钟。并且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挂番茄钟来练习的,也不是说到了休息就必须休息,到了开始就必须开始。番茄钟本质上不过是服务于我们的工具,当我们在心里已经把番茄钟和专注心流时间锚定在了一起,就可以利用番茄钟来处理那些我们稍微有点抵触情绪的任务,从而更好地在自己不够专注的时段和不够喜欢的任务上也能进入心流。毕竟,我们的生活中一定有精力值低的时刻,也一定由一些不那么喜欢的任务存在。

2.注意力是最稀缺的资源。注意力=情绪。

我们要学会珍惜自己的注意力,从某种角度讲,价值排序为注意力>时间>金钱,注意力控制在对的地方那么后续的是自然而然获得的。控制好自己的注意力,注意力给到什么什么就主宰你的生活。

我们很多时候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注意力被别人夺走,比如被批评,比如现在互联网时代数量爆炸的夸张信息报道。但其实我们是可以主宰自己的注意力的。所谓以终为始,要事第一。不断地去回顾自己最终要的是什么,自己现在真正要攀登的是哪座高山,其实这目标就是自己的注意力。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要去哪里,注意力不断会被各种东西吸引走。而当我们不停地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地去规划自己的时间的时候,也相应地不断把自己的注意力分配在这些事情上。

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可以有意识地去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写感恩日记,学习打开自己。当我们不断地去思考自己能帮到别人什么,感谢自己所拥有的,并且应用极致利他的思维时,这是一个正能量的给自己赋能的注意力。如果注意力一直在我自己,例如别人怎么想我,我怎么做不好,这种负能量的注意力会让自己压力很大陷入无穷焦虑。当我们进入一种“无我”的状态时,注意力在外面不在自己的身上,有时反而更容易成就自己。

以终为始,要事第一。愿我们都有诚实思考的能力,愿我们都有攀登真正的高峰的勇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诚实思考,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