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悉达多》开启一场心灵探索之旅(五)

乔达摩2

乔达摩的演讲结束了,大家还沉浸在他的圣光之中,纷纷要得到他的庇护,戈文达也不例外,兴奋地要求加入其中,悉达多祝福自己的朋友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听从自己的灵魂迈出了一步,祝愿他能够得到拯救。

戈文达要悉达多也留下,一样去请求得到佛陀的庇护,悉达多却有自己的想法,这对如兄弟般的朋友就要分开,各走自己选择的道路了。

悉达多离开佛陀前与乔达摩相遇,礼貌地提出了想与他谈话,"在我向尊敬的佛陀坦率地诉说我的思想之前,我不愿意离开此地。"他得到了乔达摩允许。

他向佛陀表示尊敬,称赞他的学说完美,称他是完美无缺的圣人,"世界的和谐统一,一切现象的相互关联,一切伟大和渺小事物的相互依赖关系,根据自身的潮流及一切事物产生、发展和死亡的自身规律所形成的关系,都被您的卓越学说照得通明。"

然而,悉达多觉得乔达摩的学说存在缝隙,因为这学说太过完美,"我认为在一切事物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上恰巧存在着断裂之处,由于这小小的缝隙,和谐统一的世界里便汹涌地流进了若干陌生的东西,若干新奇的东西,若干过去没有的东西,以及若干既没有被指明过,也不可能予以证实的东西。"

乔达摩思索后仍想劝悉达多:"一个人怎么思想都是合宜的,不论这种思想是美是丑,是聪明还是愚蠢,每个人都能够对它们加以追随或者予以摈弃。这一学说的宗旨也并非为好学的求知者阐释世界。它的宗旨是解脱痛苦。"

悉达多并不想像其他崇拜者一样在乔达摩身边学习,而要自己去寻找,他知道乔达摩是通过思想、通过潜修、通过认识、通过领悟,寻找到自己的道路,乔达摩是佛陀,而学习是使他成为佛陀的唯一途径!可是没有人可以通过照搬别人的学问而得到拯救!他要舍弃一切学问和老师,要单独一人去攀登他自己的目标,或者去死亡。

乔达摩看着这个特别的沙门,致疑他走不同的道路能解脱,致疑他舍弃跟随老师学习或回归欲望中会有更好的结果!

悉达多坚定自己的选择,"我绝无权利对任何其他人的生活做出判决!我只能对自己、对我个人做出判决,我必须自己选择道路,我必须自己决定取舍。”他害怕自己会发生这种情况:“我只是表面地、虚假地让自己达到平静和获得解脱,实际上却依然如故。"

乔达摩从容地走了,他的目光和微笑却深深铭刻在悉达多的脑海中。他也想要拥有如此的目光和笑容,成为如此打坐和行走的人,成为一个佛陀。

他要像乔达摩一样"具有自由自在、可尊可敬、内在含蓄、开朗坦率、和蔼慈祥,同时又充满了神秘气息的仪态。"然而,只有一种人能够切实具备这种目光和笑容,那就是已进入自己内心最深之处的人。"我也要努力追求,进入我自己内心的最深处。"

悉达多思索着。他从容面对圣人般的佛陀,并不为他的演说折服而折服于这个人的形态,是一种内在平和、超脱一切痛苦的状态,他是他敬佩的人。

乔达摩夺走了他的朋友,夺走了他的心,却也回赠给他很多,他让悉达多找到了方向,要成为他自己,而不是被别人吸引,成为别人的影子,用别人的学说来武装自己,他要自己去探索。

悉达多将会重新开始一种新的生活,用自己的体验去找到属于他自己的自我。


读此书做着书籍的搬运工。看着悉达多的变化和选择,他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思想。他不畏权威的力量,也不做肓目的崇拜者,更不会因为人们都去做的事而怀疑自己,他在做自己的主人,听从自己心的声音。

每个人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常常都是从众追随着,总是怕自己被孤立,当成不合群的一个,于是常常违背自己的心做着言不由衷的事。

即使遇到神一样的人物也没有想过会成为那样的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我们相信一个理论,会成为支持者,也会成为其中的维护者,而失去思考的能力,只有勇于成为不一样的人,才能有希望找到真实的自己吧。

生活中的追求没有止境,欲望也没有边界,当身心疲惫的时候也会想想,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别人希望的样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悉达多》开启一场心灵探索之旅(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