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财商启蒙

上个星期参加了女儿幼儿园的一节FEQ财商讲座,这是一个离我们很近,却又很远的话题,近是因为我们每天接触,远是因为我们很少谈及和深入思考,特别是对于孩子。

我们这一代人受之前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人对于谈钱很避讳,认为谈钱伤感情,认为谈钱不够高雅,所以对钱的认知往往停留在可以买卖的消费上面,没有深入的思考,对钱也没有很好的管控和驾驭能力,大多数财商较低。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财商低的人,财富也会离我们很远。

现在随着移动支付的不断普及和广泛覆盖,移动支付的便利让传统纸币以非常快的速度退出市场,退出我们的生活。不管是菜市场买菜,商场购物,还是打车,住酒店,旅行等,都是可以通过移动支付,既方便又快捷,慢慢的我们不再使用现金。然而,也因为如此,我们的孩子对于钱的理解和认知就会更加模糊。

我女儿三岁半,带她出去买东西,结账的时候,有时候她会很兴奋的跑过来拿我手机,对我说:“妈妈,我来扫码付钱”。有时候在外面,她想买东西,我们告诉她没带钱,她马上会反问到:“你们不是带手机了嘛?”,移动支付的普及,她们少了直接接触钱的机会,反而在她的眼里,手机是成了一个非常很神奇的东西,只要扫一下,就可以买到她想要的任何东西。她们不曾关注价格和价值,更不懂手机里面这个钱的概念,它从哪里来?如何挣钱?如何更合理的花钱?

这个是需要我们刻意引导的,从生活中慢慢渗入,给孩子灌输钱的概念,让孩子知道挣钱不易,有挣钱、存钱、花钱、钱挣钱的意识。可能有些父母会觉得,孩子还小,数字和加减乘除都分不清楚的时候,和孩子谈钱为时过早。然而教孩子认识钱的概念其实和认识生活中任何一件事物一样,它没有本质的区别,也不需要任何知识和能力的储备,随时随地都能渗入,没有年龄限制,更没有时间维度的差异。

曾经有一个团队做过这样一个财商实验,找来了几十个孩子,三到六岁,分别给他们同等数量的餐票,就相当于他们手上拥有的钱,可以用来购买“市场”里面所有他们想买的东西,吃的,喝的,玩的、书籍等很多种,有几款同样的产品,有着不一样的价格。

有的孩子还未参观完所有产品,一开始就把所有的钱都花完了,后面看到想要的已经没有钱了,而有的孩子始终都不愿意花钱,有的孩子会对比选择购买他们最想要和最喜欢的东西,有的孩子发现她想买的同样的那款产品,有两个价格,她们会挑选需要支付数量较少的那款,后来“”商家“开始打五折,同样的钱可以买两份了,这样以来有的孩子心理就有了小小的落差,也明白了商品价格并非一成不变。

这个小小的实验,可以看出不同的孩子,她们对于钱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她们也有着自己的思考,哪怕孩子小,但是对于数量,对于多与少的区别也是有感知的,让孩子懂得合理花钱,懂得延迟消费,明白需要和想要的差别,我们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个心眼儿,多一点技巧而已。

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我女儿最喜欢吃冰淇淋,棒棒糖,薯条等零食,我们没有完全的禁止,而是制定规则和她约定,每周六是她的“零食日”,可以满足她想吃的零食,其他时间不可以,有时候去逛街她看到想吃,就会问我星期几,然后知道不是星期六,就不会再要了,从来不会撒泼打滚。就这样持续了一年多,也算顺利。但是从上周开始,我和老公商量之后,决定改变这个规则,换成每个星期一给她十元零花钱,让她实实在在的接触钱,自己掌控,自己决定怎么花,并且还鼓励她帮忙做家务挣钱。从第一个星期开始,我们就看到了孩子心理的一系列变化。

星期一,她去楼下便利店去买糖果,开始看到一小袋包装很漂亮的糖果,标价5元,她拿了起来,我们提示她如果买这个,你这个星期的零花钱就相当于花掉了一半。她就使劲摇头,并放了回去。在糖果区域,我们开始教她上面的标签分别代表着不同物品的价格。她开始看价格和不同产品,后来选择了两个单价1.5元的棒棒糖,其中一个送给了她的小伙伴。

星期二,她带上她的零花钱要去坐摇摇车,过了一把瘾之后,就自己高高兴兴的下来不再坐了,换做平时,坐一次肯定是不够的。

星期三,她花了五元买了一支冰淇淋

到此为止,她只剩一元零花钱,后来当她再次去超市想买一个她想要的零食的时候,钱已经不够了,她有点伤心,我们在一旁提醒她,你可以帮忙做家务挣钱,也可以等到以后每个星期把钱存起来,够了再来买。

当由孩子自己掌控钱的时候,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前提下,她懂得了珍惜和克制,她也明白了钱并非是花不完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我们只需要知道她今天花了哪些钱,怎么花的,为什么这么花,慢慢的孩子就会知道怎么最大化的合理的利用钱,用同样的钱,做最合理的选择。通过实践自己体会出来的,并教出来的更加容易理解,孩子学会的不仅是如何管理钱和理财,更是一种思维的缜密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财商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