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说历史,妙悟国学——《艺述史》

  近期发现了一个很好的节目—艺述史,述是讲述的意思,艺说历史,妙悟国学,通过一些很短的小故事,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分享国学知识。主讲人叫雅鑫,我很喜欢这个温柔,内敛且学识渊博的人。特地百度了一下人物介绍,竟什么都没查到,可见是个低调的人。下面我就节选几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故事虽小,但与孔孟之道,易经等中国传统国学相结合,就会发现中国几千年前的思想,也同样适用于现在。究其原因,我想大家听完后,会和我一起找到答案。

    一、 易经中关键的三个字,道出立身处世的哲学

    学者冯友兰认为;易经是一门宇宙代数学,相当于宇宙的符号,还有公式。所以虽然它不讲世间万物,但是世间万物都可以带入进去。易经中有三个笔画比较相近的字,它能够描绘出漫长的人生状态。首先是“上”,易经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首先人要有一个向好的志向,古语说,小人常立志,君子立长志。我们有的时候确实是需要一股劲儿,这股劲儿拉着我们不断的往前走,先实现小目标,然后再是大目标。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培养自己的习惯。其实,人的一生就是由一个好习惯或是由一段一段的好习惯组成的,用好习惯推着自己走向更大的平台,然后你才会有机会去接触到更多的资源跟机遇,从而寻求到更多向上的力。但积极向上也不是说你就不能悲观,而是要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还有思维,自我激励的向上走。

    “上”这个字,如果加一竖,就变为“止”。易经乾卦中讲:亢龙,有悔。人生的状态,一旦登峰造极,必下,自然就会迎来盛极必衰,这个是自然规律,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就像《孙子兵法》当中说: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懂得适可而止,知道适度的原则,你才能够进退有度。易经的艮卦中说:时止则止,实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就像初汉三杰,只有张良在帮助刘邦夺得天下后声称自己要去跟随赤松子修仙,功成身退。后来萧何遭到了猜忌,韩信也被吕后所杀,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因此,我们说过犹不及,这个道理确实很重要。

    “止”的上面再加一横,是“正”字。易经的鼎卦当中说“君子以正位凝命”。古人一方面在姿态上讲究端正,比如孔子说:肉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其实就像我们现在讲究的仪式感,他培养我们的习惯。另一方面在心态上也讲究正,曾国藩就曾经在日记里面提到过他静坐的习惯: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去反思,然后去培养自己的正气,也是培养自己道德的底线,还有人生的底线,你才能够衡量自己的上和止是不是合适的,进而把控自己的人生。何时前进,何时收手,怎么样正确的立身处世,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但这三个字确实给我很大的启发。

  二、当你抱怨生活的时候,不妨看看苏轼的人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首经典的词,是每个人上学时候都背过的。林语堂先生曾经在苏东坡传中这样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恐怕都是会心一笑,我想这应该是对苏东坡最好的诠释吧。苏轼在20岁那年考上了进士,可以说是少年得志。但是中年之后,人生似乎就变得不是很顺利了,因为他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最后直接被贬到了海南岛。苏轼的一生当中,有三个他深爱的女人,但是这三个人都走到了他的前面。所以说这一生真的是坎坷,甚至是有一些颠沛流离。但同时苏轼也是北宋文学界第一大咖,他的粉丝上至皇亲贵胄,下至平民百姓,随便发一点儿什么都会有上万人追捧,甚至连邻国的同胞们都会时不时的跳出来为苏轼点赞。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来兼怀子由。这首词是苏轼写给弟弟苏澈的,但其实也是写给他自己的。苏轼满怀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但因为和当权变法者王安石在政见上有所不同,所以在政治上并不是很得意。可是尽管如此,他却并没有放弃自己对于生活,对于理想的追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在一些有点才华又没有得到重用的年轻人,或是工作生活中稍有不如意的人,他们经常会抱怨说自己生不逢时,抱怨社会的不公平。每当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可以像苏轼那样微笑着说: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胸怀宽广一点,豁达一些,格局高远,才能走的更长。

    三、 “四大皆空”,指的是酒色财气吗?

    我们在电视电影或者生活中经常能听到:出家人四大皆空这句话。那四大皆空到底是哪四大呢?是戒酒戒色呢?还是戒贪戒痴?其实四大皆空讲的是宇宙万物构成的原理,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呢?答案可能会有很多,古时候讲万事万物由阴阳构成,五行构成。在现代一点的说法,是讲宇宙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佛教的说法,是认为构成世界的四种元素,风火水地,世间万物都是由这四者组成的。比如说一朵花,它就要有土地有水,有空气,还有阳光和风。所以四大皆空就是指这四种元素的空。这四种元素和谐,那万物向好发展,不和谐,就会让世界混沌毁灭。四种元素组成的物体不过是暂时的,比如说组成了我们人,当生命消散以后,这些元素又会重新组成另一种物体,依旧存在。其实就是在说世界上这一切都是变换的,是虚幻的,是无常的,我们理解了这种无常,反而可以让我们做到宠辱不惊,有一个平衡的心态。

    佛家经常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很多人理解成为一种消极逃避的心态,觉得万物都是虚妄,所以不用执着。但我认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有些时候我们更应该有这种宠辱不惊,生死看淡,追随本心,尽力而为的心态。对于一些努力了还得不到的东西,要懂得放手,不执着,不贪念。

  四、 佛教中的“死亡”意味着什么?

    对于佛教来说,死亡并不是一件痛苦或者恐怖的事,它就好像只是一种生命形式的消失,像灯油燃尽。但生命的消失仍然会以另外的形式存在,在轮回中生生不息。所以佛教徒对于死亡的态度比我们普通人更加的平静,也坦然。下面分享三句佛教高僧的临终遗言。

    首先是禅宗鼎鼎大名的高僧六祖慧能,他临终前留下遗偈是这样说的:兀兀不修缮,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是说只有心上不染尘埃,是清净的,不抱有目的跟企图,客观的去看,才能够把万事万物都看得清楚。同时他也劝大家懂得放下,我们很多时候总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欲望,不断的去追求,去索取,不断的去拿起,但是我们永远学不会放下。自己给自己设限,然后就困住自己。

    第二位是近代的虚云大师。他临终前只留了一个字:戒。佛教讲究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所以人一生中的贪嗔痴,需要能够自己去淡化,控制我们自己的欲望。通过在这一些冗杂方面的戒,省出更多的时间跟精力去专注更高效的生活。

    最后一位是弘一法师李叔同,李叔同留下的四字:悲欣交集。有人认为他悲悯的水深火热中的芸芸众生,也有人认为他悲悯的是自己这一生。悲可能尚有一些遗憾,喜则是他一生修行有成,即将圆满的告别这世间的苦难。他临终之前还有一件事是特别嘱咐侍者的:要留心焚化时损伤了蚂蚁的性命,将佛教的悲悯发挥到了极致。

    其实真正的善良是什么呢?它是一种很纯洁,很正直的品质。我们现在的很多人,很少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替他人多想想,以自我为中心,或是做什么事都有目的,那种单纯的善良和去帮助别人,越来越少了,尤其是一些上位者,更分不清别人对他的帮助是出自善良还是别有所图了。古代帝王讲高处不胜寒,也是因为得不到人的真心相待。

    分享了这么多大道理,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西游记里的猪八戒是什么品种的猪呢?首先可以确定的是猪八戒一定是一只黑猪,尽管在电视剧里面,猪八戒是白胖白胖的家猪形象,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上,白猪是八九十年代才从西方引入了中国,所以说在此前国内所有的猪都应该是大黑猪。在《西游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去描述猪八戒的外貌:脑后鬃长排铁箭,浑身皮糙癞还青,由此可见这猪八戒的原型应该就是全身青黑色的黑猪。那这猪八戒的祖籍在哪里呢?书中多处记载,猪八戒从天蓬元帅,被贬投胎为猪。猪窝就在西牛贺州的乌斯藏。在佛教传说里西牛贺州大概就是在我们现在的印度,还有西藏这一带。在取得真经之后,唐僧向唐太宗这样介绍猪八戒:他的出生原是福陵山云栈洞人士,因在乌斯藏高老庄上作怪,经菩萨劝善,一路上挑担有力涉水有功。乌斯藏在哪儿呢?清朝以前乌斯藏是西藏的称呼,因为吴成是明朝人,所以说猪八戒的故乡大概就是在中国古代的西藏境内,而这里生活着一种很古老的名约藏香猪的品种,通身漆黑,脑后也有鬃毛,黑脸短毛还有獠牙,跟《西游记》当中的猪八戒的外貌正好对得上。由此可见,猪八戒应该是西藏出产的藏香猪。

  《艺述史》真的包含很多中国古代的思想精髓,有立身处世的大道理,也有一些民间传说,例如寿比南山的山指哪里,正月里剪发死舅舅这句话的由来,又比如汤圆跟元宵的区别等等等等。相比国外的一些书籍,我更喜欢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我觉得才能更贴合我们所处的环境,更符合我们所遇到的情境。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有无数道家儒家佛家的精神食粮,难道不香吗?希望大家通过我的分享,多了解我们大中华的文化内涵,找到自己人生大道的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艺说历史,妙悟国学——《艺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