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随笔

三字经越学越难。

难在哪里呢?

1、很多历史典故,连我都不是很熟悉,很晦涩难懂。

2、道理并不是想当然的通俗易懂,还有辩证思维在里面,如果仔细来讲,一节课也讲不完,还有课本课文正课要讲,这个只是校本课程。

3、古今读音、意思都有出入,很多翘舌音和平舌音连在一起,有些孩子是读不下来的。

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自己去翻注释,自己先理解透,把解释写在书上,原文的缝隙里,读熟读通,才敢给孩子们讲。

一年级孩子背的《三字经》

校本课程有一套《经典读本》,选的是《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论语》《大学》等古代经典的节选文章,学校要求渗透到,语文早读中,学校还开展了多样的检查,给语文老师多一个早读,早读不能度语文求,必须读《经典读本》。

2月10日上网课以来,我都会给孩子们诵读三字经,一周一篇,一学期16周共16篇。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我对他的最初印象是:话很多,不怕老师,但学习成绩忽上忽下,很不稳定,每天放学小手也特别脏。

由于疫情,在家上网课,这孩子竟然有很大的进步。

我当天讲的三字经,孩子晚上给我传视频,已经流利背下来,而大部分孩子还是勉强能读下来。

我在思考这孩子进步很大的原因在哪里?

老师的肯定

老师的肯定是他进步最大的驱动力。从初次受到表扬到被评为优秀作业,到持续不断,每次都是优秀作业。偶尔一次不是优秀作业,还专门私聊我问原因,我说是我改的太快疏忽了。

我想把这个最省事,又有效果的,表扬的方式,推广到每一个人身上,却发现不可行。

奖励要适度,不能滥用。

心理学有个词语叫德西效应

大概意思是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奖励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当我想用这种口头奖励的方法督促孩子们读课文背诵的时候,发现对部分孩子是不管用的,我也不能使得自己的表扬太空洞随意,还是要事实求是。

教育之所以艰难和复杂,很多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

上学期结束的时候,我们办公室的老师给孩子们买了很多奖品,有文具有糖果各种小礼物。发奖状那一天:我让得奖的孩子们站到讲台上,去领奖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有一个没获奖的学生在台下说:我才不稀罕,超市里可以买到,我让我妈给我买好多。典型的“酸葡萄心理”,自己得不到,说别人的不好。

我说:“同学们,超市里确实可以买得到这些东西。但是家长买的和老师奖励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你可以把好吃的奖品分享给你的家人,他们一定为你骄傲……”

我澄清了他的价值模式,也把我的小奖品附加了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