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九回读书笔记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秦氏父子受邀请,喜不自胜全家人

秦父凑足二十两,谁知情种遇情郎!

且说宝玉早晨醒来,袭人早已收拾的妥妥帖帖。明明读书是好事儿,可袭人仍有些闷闷不乐,劝导宝玉的话,明显带有女主人的味道:“在里头念书,就想着念书;不念书的时候,就想着家,别和他们玩闹,需奋志要强,别贪多嚼不烂”。

袭人这段话,除了像个女主人在教训一个不懂事的“大丈夫”,同时也在警示宝玉,别总玩闹,惦记这个,惦记那个,别贪多嚼不烂。没事多想想家,家是谁?不言而喻了。

这种变化为日后袭人的做派打下了伏笔,虽然只是个丫鬟,但袭人的心机还是很深的。

宝玉去给父亲贾政请安,贾政对他的宝贝儿子,是从心里不满意的,从他的两句硬话就知道了端疑:“别提上学了,连我也羞死了,玩乐才是你的正道”。但做为父亲,为了宝玉的学业,还是训斥宝玉的跟班儿,李贵他们几个。

随后,宝玉又去贾母及王夫人请安,秦钟正在侯着,辞了贾母,宝玉又忙着跑到黛玉那里。听宝玉说要去上学,黛玉笑着说:“这一去便是要“蟾宫折桂”了”。

而宝玉却颠三倒四,唠叨着等他回来,一起做胭脂膏子,根本没有听明白黛玉的意思。黛玉的意思是让他考取功名,而宝玉想的却是胭脂膏子,哈哈,乐死个人。

即便如此,黛玉也没忘了提醒宝玉:“没去宝钗姐姐那里道个别”。也是在敲打宝玉,用情要专一,而宝玉也没有将这些放在心上。这真是:

丫鬟妹妹多疼爱,伯父老爷不耐烦

真金白银俏皮囊,何必假扮读书郎

宝玉和袭人

下半回,作者重点讲述的是“顽童闹学堂”。

曹雪芹不仅是位作家,也是一位诗人。三言两语,就把学友那点事儿,讲的明明白白:“八目过留,咏桑寓柳,遥以心照”。12个字,便将学友之间的“那点事”表达的彻底纯粹。

原来,薛蟠也在学堂上学,只是整天粘花惹柳,逃课玩耍,三心二意,基本不来学堂。

私塾的先生贾代儒正好今天家里有事,老虎不在家,猴子称大王,整天跟着薛蟠混的贾瑞暂时管理课堂。班级里除了贾瑞,还有金荣,贾蔷、宝玉、秦钟,香怜,玉爱等。宝玉和秦钟是二位美男子,因俊结友的,私下里就有不少议论。

而香怜和玉爱又是学友们给他们起的“外号”,也是两位美不胜收的美男子,眉清目秀的。

上课时,秦钟就与香怜挤眉弄眼儿,传递喑号,假装小恭,出去以后,秦钟问香怜:“家里大人管你交朋友不管”?还没等香怜回答,金荣就在背后出现了,便说:“你们二人鬼鬼祟祟干什么?这可让我拿住了把柄”。香怜问:“你拿了什么把柄”。于是,秦钟、香怜二人就找贾瑞告状,结果,玉爱却和贾瑞发生了口角,金荣又火上浇油说:“我看你们俩在后院亲嘴摸屁股了”。

贾蔷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用计,将矛盾升级,进入全武行。笔墨纸砚满天飞,最后贾宝玉要找贾先生告状,金荣没办法,只好给秦钟磕头认错。

作者的用意有五点理解:

第一、这个私塾就是一面镜子,私塾虽小,社会可大,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

贾代儒先生的管理,表面看是放任自流,管理不当,实际上却是风气不正。香怜、玉爱的外号,充分说明这一点,这不是正经人的名字,是青楼里的名字。

第二,学风不正,学友之间相互使坏、造谣、污秽成风气。贾蔷更是借刀杀人,然后金蝉脱壳。

第三,人品不正,社会的不良风气反映在课堂上,什么“龙阳之恋、也风流”等等。秦钟惹事着实不该,小小私塾几种人,复杂的狠。

第四,讲排场比阔气。上课喝茶聊天儿,尊师重教哪里去了?贾瑞更是一个颠倒黑白、没有原则、胆小怕事的猥琐男。最后,几个人害怕事情闹大,还是谁家势大谁说了算。

第五,作者就是通过这面镜子,反映社会的不良风气,道德伦丧末落的结局。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楼梦第九回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