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8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26坚持分享417天,坚持30天(20210728)

被送来的来访者

非自愿的来访者,说明来访者内心是有阻抗的,内心是不乐意的,而行为表现却是来到咨询室,在这样阳奉阴违的情况下,来访者是怎样做到的?焦点咨询师认为既然是来了,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立足于这个重要的理由,咨询师可以和来访者展开一场探讨。

焦点创始人德沙泽尔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阻抗之死--将阻抗埋葬》,他认为没有有阻抗的来访者,只有不会变通的咨询师。所谓的阻抗是关系不到位,行动过快,或者没有站在来访者的角度,以及没有贴着来访者去思考去体验。阻抗是另外一种合作模式,是一种提醒,提醒咨询师要调整和转换方式。

来访者是非自愿的,是被送来的,他心里是不想来,行动上不来是正常的,然而一个内心不想来,行动上又是来了的来访者是难得的,对于这个难得,就是咨询师可以通过倾听、共情、尊重等重新建构正向,接纳来访者的这个重要的理由,以及对来访者而言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进行咨询展开。

中级第7课笔记

无处不在的具体化

咨询前:先了解大概情况,什么状况?了解来访者的既往史,是否去过医院,什么医院,什么药物?是否做过咨询?接着了解是否有自残、自杀行为,最后了解孩子是否愿意做咨询。咨询前的了解是为了判断是否是咨询的范畴,是否是自己的范畴,是否有风险。

咨询初:来访者的困扰具体情况,时间、程度、首次情况、相关事件、频率、影响、进展、相关人员,不是所有的点都去具体化,可以考虑某些点去具体化,咨询师对问题进行归类思考,对整体事件下定义,也就是个案概念化。

咨询中:主题  怎么就想聊这个话题?刚开始的主题并非是真正的主题,不要当真,要问他想聊的是什么,是什么让你想先聊这块呢?你在乎的是什么?对当下是真的最重要?这是在定方向。希望改变的是什么?通过话题想达成的状态才是目标,主题不是目标,主题与目标是不一样的,要在主题上下功夫。当主题明确了,就已经有效果了。

目标  是什么让你希望有这个变化?假如希望实现以后有什么意义与影响。如果有可能的话,假设通过谈话问题没有了,可能会是什么样的?

资源  咨询前改变及应对的例外,什么时候开始想到要变化,重要他人的看法、希望、感受和影响是什么?其他的优势资源,每走一步都要具体化。

一小步  探讨具体行动和可能的改变与影响。

具体化的前提是好奇

box练习具体化和水引子

如果有可能的话你希望当前哪一块有所变化?是什么让你希望这一块有所变化?能多说一些吗?如果变化实现的话会与现在相比有什么不同?你为此都做过哪些努力及尝试?有没有哪些尝试是相对有效的?何以有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