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我大概一周前告诉自己,从“今天”开始,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读后感。下定这个决心后读的第一本书就是《万历十五年》,说实话心里怕怕的,这个读后感不好写啊,不只是很少看历史类书籍,还因读到戚继光那部分时,渐渐看得走马观花了。

告诉自己,虽然都到写读后感的份了,可也不能把书束之高阁,后面讲戚继光和李贽的部分,等那天来了兴趣,再好好品读。民族英雄戚继光竟然还是诗人和书法家;李贽是哲学家,在那个压制“成长型思维”的年代,哲学家怎么生存?我挺好奇。

这本书的作者黄仁宇先生,美籍华人,191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2000年去世,享年82岁。搜索黄先生资料时,心想作者应该还健在吧,没想到他已离世21载了。

本书以万历年间为背景,围绕着万历皇帝写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几个人物。

万历皇帝朱翊钧,6岁被立太子,10岁登基,从小聪颖好学,虚五岁就能读书。令我“耳目一新”的是,做一个皇帝竟是那么无奈、痛苦,这痛苦无关治国才略,只是渴望有些自由,有些自主权而已。他本虚心好学、力求上进,但当朝治国理念是依靠德行而非能力,皇帝不过“抽象的道德和智慧的代表”而已,“皇帝最好毫无主见,这样更足以代表天命”。

我有点纳闷,堂堂一皇帝,为什么不“反抗”?你“反抗”,谁若反对,“格杀勿论”呀。我想的可能简单了,当时的体制虽叫“中央集权”,但道德主导一切,道德高于行政。万历皇帝的身边,从小到大,永远不缺的就是“仁义道德”的誓死捍卫者。他个性优柔,善良(这是我的个人感觉),加上文官集团势力强大,导致他缺少“反抗”勇气,不过后来的“无为而治”也可视作一种反抗,这种无声的反抗使他成为了赫赫有名的“二十八年不上朝皇帝”(说法不一,书中说是二十年不再理会朝政)。唉,与其当这样的皇帝,还不如做一介草民呢。

大学士张居正,大政治家。一个人只要从政,就难免遭遇非黑即白。他“精明干练”,作为改革家,他的改革触动了文官利益,文官们对他既恨又怕。他生前就遭弹劾,但终安然无恙。死后半年,却被文官“秋后算账”,家人遭遇灭顶之灾。这让我觉得,所谓的文人们,坏起来真是最最狠毒的。虽然整本书的风格比较冷峻、客观,但书中的第三章标题:“世间已无张居正”,还是道出了作者对一位伟大政治家命运的叹惋。

元辅张居正之后是元辅申时行,申时行性格与张居正截然不同,他由张居正所提拔,官至元辅,力求平衡成了他最大的使命。他“极力做阴阳两极的调和者”,但他的“调和折衷也没有成功”。

他对维护皇帝与文官之间的平衡可谓呕心沥血,可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家庭,如果只一味做和事佬,那这个执政之人,或者说辅佐执政的人就是在败国,阻碍国家发展,会受到历史谴责。申时行似乎并没有被历史谴责,有人说他不过一个平庸的元辅而已。我想,如果他稍“敢作敢为”,那他也活不过80岁。

该说海瑞了,从小就知道一部戏叫《海瑞罢官》,他的清正廉洁为历代百姓所传颂。书中说“如果不是他本人言行一致,清廉正直,十个海瑞也早已被罢官免职”,这说明一个足够正义的人,坏人要想迫害他还是会有所顾忌的。书中说:“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他的所作所为无法被接受为全体文官们办事的准则”,这我完全能想到,在那样一个腐败、虚伪的朝代,谁会从心里拥戴一个处处妨碍自己牟利的人呢。

戚继光,奇闻趣事,他竟也占一角,那就是他“惧内”和“斩子”的传说。正如第六章标题所示:“戚继光———孤独的将领”,作为一代名将,在文官独霸天下的年代,他是孤独的“武官”,却也是成就一世英名的英雄。

戚继光屡建奇功,固然离不开他卓越的才干,但张居正的提携、支持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为他和张居正过从甚密的关系,在张居正死后,一代名将晚景凄凉,于贫病交加中死去。

两个极具个性与才干的人,为国家社稷走到一起,这本是国家福音,可惜却为当朝所不容。

李贽,哲学家。看到第七章时,我着实有些惊讶,哲学家也在历史书里出现了呀。说实话第七章我草草翻过,不能在这里瞎说,借某狗百科一段话:“他的一生充满着对传统和历史的重新考虑,是明朝后期社会思想变革的一个聚焦般的体现。”怪不得哲学家可以出现在历史书里,而且在最后一章,原来,作者是要告诉我们,有一个人出现了,他对这病入膏肓的社会开始反思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