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联固本 展望未来

区小学数学教学能手评选的讲课的内容都是复习课,所以,教研室在评选能手一周后,召开了两次磨课活动,“如何上好复习课”。

这两次磨课活动中有四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和九位老师的模拟试讲,全程跟了下来。感觉到了大家在课例研究上的水平是很高的,进步也是明显的,我与大家的差距还是挺大的,但我的收获却也是满满的。

一、复习课就是一节串联课

1.将知识点与知识点、知识块与知识块建立联系,打上一个结,织成一个网,让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

2. 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将不同学生的理解串联起来,在多个维度、多个层级上建立联系,在知识的宽度上下功夫。

在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学生利用手中不同的学具来理解凑十法,小棒、计数器、十格阵,发现十格阵是最能清晰看出凑十的过程的,因为十格是一个模型,凑十就是建模,两个十格阵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两边凑十的需要,如:7+9,左边差3个就是十,右边差1个就是十,可以两边凑,而计数器和小棒是无法做到的。

引入游戏加法拳后,让凑十法更加完善。加法拳是这样玩的:两人伸两拳,说:加法拳、加法拳,伸手指,谁先说出自己的手指数加对方的手指数,就算获胜。第一次玩孩子们是找不到快速口算的规律的,慢慢有的学生自己伸十个,再见对方的,就非常容易获胜,于是,我加了一条不准每次都伸“10”,接着再玩,有的孩子先想自己的凑十差几个,就先把对方的凑十,再加剩下的,是一个快速的方法,最后,有个学生想到了五五合十,再加剩下的好方法,也填补了凑十法的一个空缺。

凑十法,我没有教给学生:一九一九好朋友【1、9】 二八二八手拉手【2、8】 三七三七真亲密【3、7】 四六四六一起走【4、6】 五五五五一双手【5、5】 大数记心里,小数记手里 五五相凑就满十】”给够学生时间,他们就慢慢悟了出来。而且想法让计算更加容易已经深入他们的心。

3.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这些串联都应建立在一个大概念下,以大概念统领知识。

这里的大概念如何找?让想到了2019年我参与的我区教材梳理活动,当时我们在研究分数运算时,就把分数的加减乘除建立起了联系,并将分数整数化,打通了整数与分数之间运算的联系。这就是一个大概念呀!

另外在教材梳理会上,我们还看到了其他团队的成果:加法模型、减法模型、数学思想……当老师看到森林之后,才能描述森林的样子,才会将学生带到森林里去。

二、复习课就是一节反刍课

反刍就是俗称倒嚼(dǎo jiào),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新授课时学生的学习就像动物在采食,是匆忙的,尽管吃下去了,但是没有真正消化,需要再次咀嚼,再次混入唾液,将食物变成可消化、吸收的营养。

当我们发现问题时,也需要回到知识的原点,再次探寻概念的本质。

王立玲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当学生不能准确指出角时,王老师把学生再次带回了知识的原点,重新理解角有一个顶点,有两条边的含义。

蔺新会老师提出了抽象的竖式模型之后,当学生不能准确思考竖式原型时,再次回到了教材的几个信息窗去寻找竖式的原型,在联系与区别里找寻竖式模型的关系。

三、复习课就是一节展望课

    复习课要将学生的知识引向远处,让学生憧憬未来。复习课将学生带到一定的高度后,走向哪里?肯定会是进攻下一个高地,这个时候,我们不妨给学生一个展望,让学生去向远处看一看,憧憬一下未来,或者引发学生更多思考,让问题引领学生进行高阶思维,将学生引向更深度的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求联固本 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