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3

 

(十)第九章令人痴迷的社会互动

一、理论摘要和感悟

扎克伯格选择收购Instagram的理由也就很容易看出来了。他和斯特罗姆有着类似的见解:跟他人比较,带给了人无尽的动力。我们拍照,当然希望把记忆保留下来供私下回味,但更主要的是,我们还想跟他人分享这些记忆。20世纪80年代,这意味着邀请朋友观看你最近度假拍摄的幻灯片,而在今天,这意味着实时上传你的度假照片。Facebook和Instagram令人上瘾的症结在于,你发布的每一项活动都吸引着点赞、转发和评论。如果一张照片是颗哑弹,那么下一次还有机会。照片是否受欢迎,这就像人们的生活一样不可预测,故此随时可以重来一次。

【关键词:分享记忆、哑弹、随时重来一次】

【感悟:朋友圈分享的相片确实有分享功能,每每发一次对点赞、转发和评有莫名的期待,仿佛自己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如果没有,就期待下一次。我其实基本上没有发朋友圈,偶而的一、二次所为,就体会到上面“全套”的感觉。也有兴趣去看好友、家人们的朋友圈。】

Instagram的社会反馈机制为什么让它产生了这么强的上瘾性呢?评估自我价值的需求人们永远对自我价值拿不准,它跟身高、体重和收入不一样,无法衡量。诚然,有些人对社会反馈更为痴迷,但我们都是社会生物,谁也无法完全无视他人对我们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反馈不一致会把我们逼疯。

社会心理学家表明,较之负面观点,人更乐意采纳关于自己的正面观点

康奈尔大学的学生回答了相同的问题(只不过他们是和学校里的校友做比较),对正面的特征,他们认为自己比康奈尔大学64%的校友表现得更明显,但对负面的特征,他们仅比38%的校友表现得更明显。这个乐观的视角表现了我们对自己的整体看法,有可能它还暗示,在Instagram上,我们对正面反馈更看重,对负面反馈则视若无。

不过,虽说我们很重视自己,但对负面反馈也非常敏感。心理学家把这称为“坏比好更强烈”原则,它在不同的体验里表现得非常一致。如果你跟大多数人一样,你会直觉地翻看亚马逊、猫途鹰和Yelp上的负面评论,因为尖锐的批评是最靠谱的。

【关键词:社会反馈机制、64%、38%、坏比好更强烈】

【感悟:社会生活,无法完全无视他人对我们的看法,64%和38%是一个带有倾向性的自我评价,所以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其实是必要的,有些人无视负面反馈只喜欢听好话,用这些来告诉自己还不错,而有智慧的人会从对方的镜子里看到真实的自己。说到底来,谁也无法逃脱自己的生物和社会特性,却可以由完全不同的思维得到全然不同的功能。】

很自然,在整个过程中,这件T恤完全占据了他们自己的心思,所以他们猜,房间里大约有一半的人都记得这件T恤;而实际上,只有1/5的人记得自己看到了曼尼洛的形象。在Instagram上只吸引到3个赞的乏味照片,就有点像曼尼洛T恤。发布照片的人感觉丢脸,认为其他用户在盯着看,在嘲笑自己,但事实上,别人更关注的是自己的照片,毕竟,在“曼尼洛”照片之前和之后都有无数其他的照片。

奥尼尔公开表达了全球无数Instagram用户的心声:对很多人来说,要在每一张照片里都表现出完美,这种压力让人无法承受。在最后一篇帖子里,奥尼尔写道:“我的大部分青春时光都沉迷在社交媒体、社会认同、社会地位、外貌身体上了。在社交媒体中,做作的照片、剪辑过的视频竞相抢夺排名。这是一套基于社会认可、点赞、肯定、浏览次数、关注者人数的系统。它让人彻底沉迷在经过修饰和排演的自我评估里。

在设计“火辣不火辣”时,詹姆斯·宏和吉姆·杨很机灵地纳入了造就Instagram成功的相同功能:一台社会反馈引擎。每次打分后,用户会看到自己的印象与其他数千用户的印象是否接近。有时两者匹配,有时不然,而这两种结果都满足了基本的人类动机:社会肯定需求(两者匹配时)和个性化需求(两者不匹配时)。

社会肯定(或与他人一样地看待世界)是你属于一群志同道合者的标志。用进化术语说,群体成员更容易生存,落单的人则会被一个个地抛弃,故此,察觉你跟其他许多人一样,会令人放心。如果这些纽带遭到剥夺,人会体验到一种沉重的痛苦,有时叫作“社会死刑”(socialdeathpenalty)。它非常持久——光是回想从前遭人排斥的情形,就足以让人生出和当时一样的痛苦来,人们常常把遭到社会排斥列为自己最黑暗的记忆。

社会肯定很短暂,我们随时需要新的剂量。

不过,偶尔的分歧也有好处,因为它可以提醒你,你跟其他人不一样。心理学家把这一完美的平衡称为“最优独特性”,如果你在大多数事上跟人一样,但又不是所有事都跟人一样,你就找到了这个平衡点。

为社交而游戏,皮特里玩的MUD是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用户完成各种任务。这些用户成了他的朋友,每当不在线,他就觉得自己抛弃了朋友,充满愧疚。让皮特里上瘾的,就是游戏的这一社会组成要素。

【关键词:一半的人和1/5的人、社会肯定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社会死刑”、最优独特性】

【感悟:1/2减1/5的等于3/10,这个应该就是认为和实际的差别了,把这几个数字记下来,以后可能会用的着,可以作为某些场合的心理建设。生物形成社会法则想必是付出了天量的生命代价,一些相应的感受已经刻进了基因里头,求同存异,能符合社会法则又能保持独立个性,这个平衡需要智慧来做到,既了解自己也了解群体、既包容别人也体谅自己,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才华,又平和谦虚能够共情。】

大脑变成了“腌黄瓜”,临床心理学家、“重启”的共同创办人希拉里·凯什(HilarieCash)解释说:“只要你同时也在现实生活里交朋友,在网上交朋友就没什么不对的。如果我们是好朋友,我们坐在一起,这种互动,这种能量交换会释放出一整套神经化学物质,让我们彼此在情绪和身体上得到调制。身为社会生物,我们天生就有权得到大量这类安全、充满关心的互动,保持调制状态。我们生下来不是要变成一座座孤独的岛屿。”吸引年轻玩家、令人上瘾的网络友谊之所以危险,不在于它提供了些什么,而在于它不能提供的东西:也就是说,它不能带给人机会,弄清楚坐下来、面对面、跟另一个人展开对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连续敲打键盘,甚至远程网络视频互动,遵循的是一种非常不同的节奏,它传递信息的‘带宽’远为狭窄。“哪怕是另一个人的气息,以及来自同一房间里其他人持续的视线交流,都非常重要。”凯什说。她还提醒我,通过网络摄像头进行沟通的人似乎不会盯着对方的眼睛,因为对方的眼睛和传递你凝视的摄像头并不会完美齐平。“这就像给一个饥饿的人喂糖,”凯什告诉我,“短期内令人愉快,但最终他会饿死。

“请记住,一旦你的大脑黄瓜经过腌制,它就再也没法恢复成真正的黄瓜。

这句话是为了提醒患者,不要在离开治疗中心以后犯韦斯伯格犯过的错误:以为自己不会网瘾复发,可以玩上一个小时。凯什解释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住院患者的大脑已经永久性地成了腌制黄瓜,他们的网瘾永远躲在角落里,伺机重燃。这句口头禅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说出了一个让人很难面对的事实:要想彻底摆脱上瘾带来的后果是不可能的。凯什还用这句口头禅解释,如果你的大脑缺乏线下的社交互动会发生些什么。她这样告诉我:“如果你只在网上消磨时间,你的一部分就蒸发了。”

他告诉我,让人上瘾的游戏具备3个关键组成部分:“第一点是沉浸式体验,也就是你置身游戏当中的感觉。第二点是成就,即你正在大展宏图的感觉。而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有社交元素。”

他告诉我,让人上瘾的游戏具备3个关键组成部分:“第一点是沉浸式体验,也就是你置身游戏当中的感觉。第二点是成就,即你正在大展宏图的感觉。而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它有社交元素。”多恩说,由于互联网连接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容易实时地进行彼此沟通,游戏上瘾大幅跃升。

再也无法适应现实互动的孩子,多恩解释了为什么靠网络游戏灌溉的大脑永远无法完全适应现实世界里的互动。对猫咪们生命头几个月里没接触过的任何东西,它们的大脑几乎完全看不到。安迪·多恩告诉我,这一点不可逆转。这些可怜小猫大脑里的视觉皮层已经永久性地成了腌黄瓜,哪怕它们的余生都生活在正常环境,也不可扭转早期局限生活环境带来的许多恶果了。

布拉克莫尔和库珀为小猫们引入了一个技术术语,叫“视觉弱视”(视力迟钝)。多恩告诉我,靠网络养大的孩子存在“情绪弱视”。儿童在不同的年龄(也就是所谓的关键发育期)发展出不同的心理技能。四五岁之前,他们能轻松地学习语言;但这之后,他们要大费周章才能学会新语言了。培养社交技能、学习怎样驾驭青少年情绪的复杂世界,这些方面也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如果孩子们错过了面对面互动的机会,他们很可能永远都无法掌握这些技能了。

凯什看到数十个青少年(主要是男孩,也有女孩)跟同伴在线交流没问题,但没法跟人坐着面对面地对话。如果你鼓励这些少男少女彼此互动,问题变得更严重了。“如果只跟其他人在网上打发时间,你怎么才能学习说话、约会,甚至最终上床呢?”凯什问道,“这些小伙子们遭到了拦腰截击,产生了亲密障碍。他们不具备把性和亲密结合到一起的技能。许多人因为没法建立真正的关系,转向了色情,他们好像从来没理解真正的亲密是什么。

一项研究发现,10~15岁、每天玩3小时以上游戏的玩家,对生活不甚满意,不太能与他人感同身受,不太理解怎样恰当应对自己的情绪。3小时听起来挺多,但新近的调查显示,孩子们平均每天待在屏幕前5~7个小时。等如今的千禧一代进入成年,他们的社交大脑很可能都变成了“腌黄瓜”。

【关键词:腌黄瓜、孤独的岛屿、视觉弱视、情绪弱视、亲密障碍】

【感悟:腌黄瓜的比喻真是也没谁了。孤独的岛屿让我联系起了“小王子”里的场景,每个人都住在自己的星球上。视觉弱视、情绪弱视、亲密障碍却真实的让人骇然,留守儿童应该是重灾区,最先的留守儿童现在也已经成年,也有不少不重视陪伴教育的家庭,现在社会上出现很多匪夷所思的暴力事件,其背后应该有情绪弱视、亲密障碍的影子吧。真的,在外为人低调点,因为你不知道,他从小受的是什么教育。】


二、互动

饭后和宝宝在沙发上看书,宝宝在看初中版“意林体”,对我说了一句,看这篇文章,说的是一个职高生后来也能够读到硕士。

我一听就上头了,接过书看了下文章标题,大致是讲的一个职高生每天花14个小时学习用了五年时间逆袭的故事。

于是正色对宝宝说,职高呢,就是没有上高中的学生,也就是说小学、初中共9年的时间没能让自己上普高以上的学校,不得不在以后的时间里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追平差距,想想看他那五年是如何的辛苦。再则,这样的人有多少几率,多少个职高学生中会出现一个硕士生,而武汉九大名高里几率会是多少?

宝宝连声说知道了,知道了,道理她很清楚,只是这样子的文章可以让她在心理上为自己铺个后路,造些空间出来减少些压力,而我的态度给了他压力,她现在小学都没毕业,那能这样想。我的情绪反馈能够起到些作用,估计她现在知道我的态度了。

心理却非常的反感这类文章和报道了,博人眼球,分明就是鸡汤文、成功学,以点代片,用特例来说事,咋一听非常激励、倍受鼓舞,却是坎坷小道,无法复制、无法持续。我倒无意说职高就怎样怎样,只是这文章对正在学龄中的学生而言,百害无益,指望这样让孩子得到激励,只能是饮鸩止渴。

非常喜欢刘坦老师对张昕同学的一段话:关于完美是否激励人,以及逆袭者是否更加立志,我记得有一次和Alex老师谈过这个话题。许多人会这样相比较,觉得草根逆袭是更强烈的鼓舞,包括很多站在台上讲课的大咖,也会以此来证明。毕竟绝地反击是更刺激人的,效果很好,能够博得一众的追捧。我以前也这样认为。Alex老师的观点让我重新审视这一切:用刺激的方式,更多是证明自己这样的方式可行,这不为错,却无法普世。一个人的绝地反击并非适合其他人。就像一代哈佛女孩,狼爸虎妈的教育,并非适合其他家庭,这其中的个性化因素和非普遍性居多。更具深远影响力的,依然是微波细澜且绵长恒久的高标准和高要求,渗入到细微的教育和生活中的细节里。逆袭者在每个时代都层出不穷,而恒久的高贵和庄严是世间罕物。


三、感恩

下楼运动运动,一家人打打羽毛球、跳跳绳,很惬意,很有乐趣、很融洽、互动性很好。今天妻子确实累了,不想下楼,我和宝宝劝了劝,她还是去了,回来后又忙着做饭、洗碗,真的是辛苦了,感谢妻子为家里付出这么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