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苋菜餶”

图片发自App


在我们家乡有一种比较传统的风味时令腌菜,叫“苋菜餶”。咋一看这三字,这名称,一般人还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听我慢慢道来。

地处江淮平原里下河腹地的兴化,历史悠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鱼米之乡,土地肥沃丰富的物产,各种小吃,美食举不胜举。唯“苋菜餶”流传至今,古风悠远,回味寻味,自有一番风味,乡味永在。

“苋菜餶”,本土味,犹在农村最为普遍,城里人是很难享受到这美味。在农村说其美味一点都为过。

每年的五月仲夏季节,端午前后,天气渐热,新鲜苋菜开始进入人们的餐桌。苋菜性味甘凉,有清热解毒,除湿之效。且乡里常见蔬菜,种植简单,不需太多管理,抗旱力强,成了乡下人的青睐。清炒,烧汤,各种吃法烧法,我就不一一例举,反正喜欢吃就是美味佳肴。犹记当年红饭粒,几根苋菜搁青紫,苋菜汤里挑蒜瓣,顺滑爽口甜记忆。吃过的人都有记忆,知其滋味。

每到六月,吃苋菜就进入淡季了,农村人有“六月苋,吃了跑不攀”,意思好像是,吃苋菜时节过了,有些能适应的人吃了容易坏肚子,跑厕所来不及。苋菜此时不长叶,就长茎,长茎长的很快,一般月底就能砍了。

六月底到七月底,腌“苋菜餶”的人家就多了。一般都等茎长老点砍,茎中段指甲掐了没明显印子或汁水出来,就是时候,留几株做种,其它都砍了腌制“苋菜餶”

砍了苋菜茎杆以后,去其叶,根须,茎表面处理干净,稍微晒软一点,那样就少有现汁流出。再将其根部到中段到尾端都剁成一段一段的,一般都有大拇指指头大,有的老苋菜茎更大,越到茎尾梢越细,茎尾梢一般都会分开,制作“苋菜餶”时放瓦坛子瓦缸上面,那样“苋菜餶”制做“成熟”后可以先吃,省得时间长了烂的融在“苋菜餶”汤里。

剁成的苋菜茎段,洗净沥干,一般按十比一比例加盐伴均匀,腌制一晚,第二天就可以放进瓦缸或坛子里,倒进早已烧开凉了的冷盐水,倒一点白酒里,就用塑胶布封口扎牢。一般自然发酵半个月就可以食用了。腌制好的“苋菜餶”颜色都变得绿润湿亮,浮华涌鲜。

很多人都说“苋菜餶”又臭有香,其实是一知半解,当年腌制的“苋菜餶”都不会臭,只有陈年老汤的“苋菜餶”,里面泡烂了许多嫩苋菜茎,汤变的浓稠起来,这时闻起来臭,吃起来香。那时家家基本都是习惯弄个搪瓷盆儿,舀点“苋菜餶”带点老汤,不喜欢味道重的就加点水稀释一下,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倒点菜籽油,放点自己腌制的辣椒,煮饭时放锅里炖。

饭熟了,“苋菜餶”也香了。“苋菜餶”皮硬内软,嘴轻轻一咬,内芯肉涌出,轻吸一口,咸咸的,嫩嫩的,一股淡淡的清香,嘴咂咂还鲜,回味。“苋菜餶”不仅下饭,没什么菜的时候,涮“苋菜餶”汤也是一种时尚。

“苋菜餶”一直是水乡人口口相传的美食,其实也是人们自食其力,不浪费资源的一种节俭。

“苋菜餶”至今流传很多叫法,有人叫“苋菜梗”,因曾有叶,有茎梗,这是比较官方的说法,但这种说法却少了我们乡里的一种亲切气息,不能让这种乡土润味体现;有的叫“苋菜菇”,估计一段一段有点锥形样像蘑菇的茎;有的叫“苋菜股”,像大腿下关节一样,逐渐细长;也有人叫“苋菜古”,也许是乡土味浓,复古味道,比较古怪,罕见,不常见;也有叫“苋菜骨”,一小段一小段,骨节一样;也有叫“苋菜卤”,大概老汤浓陈,如卤汁一样;也有叫“苋菜咕”,意思是炖的咕咕烂,容易消化。也有叫“苋菜鼓”,肯定是一段一段,外形有点像鼓一样。

但民间众多人比较喜欢称为“苋菜餶”,无论是象形或者字会意。餶,古代指一种面食制品,蒸或炸的面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清明节》:“寒食节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餶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餶。”清,方以智《通雅.饮食》:“餶子,粘果。”其实江淮,里下河地区之间,有一种面食,叫“餶子”也有称“老餶子”,条形装,寸把长,那种红和苋菜茎的红很接近。民间用来做茶食,点心,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均有备用,坊间经常有人说;”新年里,餶茶没得,餶话总有几句,”寓意吉祥。当然,现在的餶子都油煎黄亮,不能和过去的老餶子比。老餶子其形状如指头大小长短,加上鲜“苋菜餶”茎梗,以紫红色具多,与面食餶子老红颜色,相当接近,加上都是可食菜肴茶点,不知道这么说是否也有几分道理?“苋菜餶”乡土味,带点寓意,吉祥幸福,美好,时光,眷念!

尽管说法众多,众说纷纭,不能统一,但方言里的故乡,传承比较厚重,但“苋菜餶”的味道,一直流传,至于怎么叫法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乡味,从未缺失.....

你可能感兴趣的:(“苋菜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