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大师王阳明——《王阳明全书》读后感

《王阳明全书》——宿奕铭

这本书籍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王阳明的生平事迹;第二部分是根据王阳明的心学观点总结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道理。主要分为16章,按照16种“心”来展开的,有宽心、诚心、进去心、道德心等等;第三部分是王阳明的传习录。

个人感觉这本书对于王阳明的事迹和思想介绍的还是比较全面的。第二部分虽然是对王阳明思想的阐释,但是有一点心灵鸡汤的感觉。

1、王阳明生平大体事迹:

心学大师王阳明——《王阳明全书》读后感_第1张图片

王守仁(1472-1529),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王阳明的童年应该用“神童”来形容绝不为过,别人在读书学习孔孟之道钻研儒家经典,他却是经略四方,饱读各类书籍,喜欢象棋、养生、排兵布阵、道教的长生不老等等,他的前半生可以用“神人”来形容。1488年,王阳明迎娶江西副省长诸养和的女儿,而新婚之夜,他却失踪跑到一个道观学习长生不老之术。1492年,王阳明在浙江的乡试中脱颖而出,以他的聪明才智,金榜题名问题不大。但是他却会试的时候落榜了,原因是他没有用心于八股文,乡试以后开始钻研道家养生和佛家思想。1493年会试落榜以后,他又放弃道教和佛教开始精研辞章之学,在浙江组建龙泉诗社,被当时的文学界誉为天才,而1494年他又突然解散了龙泉诗社,重拾久违的军事。从22岁中举之后,王阳明先后经历了三次科举,直到28岁中进士步入仕途。中举前后近十年的时间,他按照自己的方式继续探讨如何成为圣贤,几乎将他22岁以前尝试的各种途径又尝试了一遍。

1499年,通过会试步入仕途的他被分配到了工部实习,由于他上书的《陈言边务疏》,被皇帝看中他的军事才能,调往刑部。1500年之前王阳明虽是放荡不羁,却是生长在阳光下。但1500年夏天当他进入刑部大牢时,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黑暗。与此相比,他精神上追逐未果的痛苦让他渐渐明白,他的人生价值不可能在这烦琐的仕途上。

由于政治斗争,1505年,34岁的王阳明迎来了人生第一次大的考验,险些丢掉性命。先是被打得不省人事,扔进了锦衣卫大牢,侥幸保住了性命,随后被贬到了贵州龙场。正是在龙场的山洞里悟道,才诞生了我们现在所谓的“心学”, 1509年,王阳明在贵阳书院正式讲学,传播他的知行合一。

龙场三年贬谪期满,1510年王阳明升任庐陵县(江西省吉安县)知县。上任后,利用他心学的知识,处理当地刁民的各种案件。1516年,在王阳明醉心于讲学之时,朝廷给了他一项新的任务,“临危受命”去赣州“剿匪”,平定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四省交界的“匪患”。这是王阳明人生道路的第二次转折,从此他开始了后半生的军旅生涯,这一年他45岁。在战争中,王阳明分析敌情,巧用战术迷惑敌人,赏罚分明,严明军纪,很快取得了“漳南战役”和“横水、桶冈战役”的全面胜利,四省边界盗贼大部肃清,圆满完成朝廷赋予他的使命。

1519年,王阳明奉命去处理福建军队哗变之事,到达南昌外围县城丰城县“黄土脑”时,传来了明太祖朱元璋第五世孙、第四代宁王朱宸濠在封地南昌起兵谋反的消息。身经百战的王阳明迅速稳住阵脚,对形势迅速作出准确判断。在上书朝廷禀报此事请求出兵的同时,他运用“反间计”、“空城计”与朱宸濠打起了“信息战”,放出“朝廷早有准备,48万‘狼兵’马上出击突袭”的假消息,使朱宸濠不敢轻举妄动,被拖在南昌,迟迟没有发兵。朱宸濠后进攻安庆之时,王阳明对江西境内各府县发“死命令”,勉强仅召集起两三万人来对抗十万叛军精兵。最终与朱宸濠大战于鄱阳湖,王阳明采用“火攻”之法,活捉朱宸濠。到二十八日平叛战争全面结束,总共不足十天。

王阳明将平叛经过写成《擒获宸濠捷音疏》报于朝廷,并展开安抚南昌百姓工作。此时,面对已经结束的战争,皇帝朱厚照却荒唐地要演一出“御驾亲征”的闹剧,想体验下带兵打仗的乐趣。最终,这场御驾亲征,以将朱宸濠重新放出,皇帝亲自出马擒获叛王的闹剧勉强收场。闹剧结束,挽救了大明王朝的功臣王阳明却因奸臣的诽谤排挤,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为了应付舆论,朝廷勉强封了王阳明一个有名无实的“新建伯”封号,便将其弃在一边。王阳明却在与皇帝朱厚照及其周围的一班小人互相周旋与斗智斗勇的过程当中,再一次实现了思想上的伟大飞跃,提出了“致良知”学说,标志着他本人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完成,“阳明学”由此真正创立。 嘉靖六年五月,广西思恩、田州又一次发生了少数民族地区山民的动乱,已为此伤透脑筋的朝廷方才想起闲居在绍兴的王阳明。身体已经十分病弱的王阳明不得不又一次接受朝廷的任命,再次披上戎装,远赴广西平乱。经过实际考察,王阳明采用招抚的方式,不费一兵一卒,就很快解决了几十年难以根治的山民动乱。

此时,王阳明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加之广西的气候环境不适于养病,完成使命的他多次上书请求回乡养病,但都被当时内阁大臣、吏部尚书桂萼拦了下来,并未到达皇帝手中。病入膏肓的王阳明在处理好善后事宜后无奈乘舟归乡。嘉靖七年(公元1529年)十一月,王阳明走完了57年既坎坷又无限光明的人生道路,逝世于江西南安大余一个叫青龙铺的地方卧船中。临终前,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感慨。

2、进取心篇: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变工艺,未有不本于志者。

只念念存天理,即是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之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

感想:这两句话是王阳明关于“立志”的重要观点,充分的表达了他对立志的重视,也表现了立志的重要性。王阳明从小就立志成为圣贤,在老师问学生的志向时,很多学生将升官发财作为人生的第一等事,而儿时的王阳明将“做圣贤”当作是人生的第一等事。“做圣贤”是关于自己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里的“什么样”不是简简单单的用金钱或者地位来衡量的。个人认为,王阳明的“做圣贤”是一个人生的理想,不同于做官那样的职业理想。人生的理想是大于职业理想的,可以说,也是包括职业理想的。正所谓“360行,行行出状元”,通往“做圣贤”这一目标的路有千万条,不论是选择哪条路,不论是从事哪一行,都要心存天理,做一个有学问、有修养的大写人。用自己的学问去改变自己,甚至改变世界,用自己的修养传递正能量。这才是人的一生真正值得追求的事情。正如孔子所说:“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用天地道义的实现作为自己奋斗的终生目标,然后用道德的标尺约束自己,以仁义作为自己的处事原则,同时还要学习六艺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孔子的这句话也是关于人生理想的,也是告诫了我们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3、知行观篇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做两事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行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感想:关于王阳明的知行观,个人认为这本书讲的不是很透彻,虽然也是符合王阳明的个人观点,但是没有突出王阳明的主要观点和其观点的不同之处。推荐网易公开课中浙江大学董平教授对王阳明观点的解读之第四课。

书与公开课相结合,我对知行观有了新的认识。以前的我也是将“知行”看做是两回事,“知”可以指导实践,“行”可以更好的“知”。王阳明提出“知行”是不可分离的,如果“知而不行”就不是真的“知”。当我们开始了解一个事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行”,而去实践的时候,也是获得知的过程。王阳明的这一观点是将“知行”统一于一个过程,而不是两个方面。这就否定了这样的思想观点:“在我们充分了解某一个事物之后采取进行实践”,也批评了那些将“未穷尽知”作为忽视实践借口的人。从王阳明的知行观,使我意识到了,当自己在学习一个东西的时候,不仅要通过书本或者前人的研究来学习,还要将生活中的实践作为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书本学习与实践没有先后顺利,没有优劣之分,都是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方面。而不是停留在纸上谈兵上,企图自己“穷尽知”之后再去行动。

王阳明的一生跌宕起伏,出生于富贵之家的他,在官场上却多次受到贬谪。面对生活的困难和官场的不得意,王阳明没有在逆境中自暴自弃,而是面对困境,他不断的思考、反省:圣人处此更有何道?这句话是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的时候,他自己反复的问自己:如果圣人处于这样的境地,会怎么做呢?正是他的不断思考、反省,才会有了龙场悟道,才会为以后的心学思想奠定了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学大师王阳明——《王阳明全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