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教学感思

语言文字教学感思_第1张图片

语言文字教学


        语文教学中语法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是语言文字表达的一个基本前提,但却不能在这方面迷失语文教学的方向。通往更高阶的语言文字能力,一定还会涉及到人类的灵魂层面。

      在我看来,语言和文字的本质是人类灵魂的一种运动,这种运动在心理情感世界呈现五彩缤纷的景象,再经过人的思维提炼,最后以语言或者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平时谈论的所谓语言灵也意指此相关内容。

      回顾我自己语文学习的经历,又会产生一种全新的视角看待当下的语言文字教学。

      印象中,从小学到高中阶段,除了小学阶段零星的考过几次七八十分,后面的学习阶段,不管自己怎么努力,语文成绩基本上都是在及格线上徘徊,不是59分就是61分,有时,连自己都感觉很邪门,好像命中注定的一般。

      记得印象特别深刻的一次,上初中时,我用尽了所有的真情实感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父亲》,大概是描写父亲套着马车带着我们哥俩儿去赶集的场景。当时感觉文字是打从心底流出来,写完后,自己看着都特满意,在心里自诩这篇作文可以和朱自清的《背影》相媲美。当天晚上,我怀着忐忑期待的心情上了床,做梦都梦到了第二天老师请我上讲台去朗读自作文的场景。结果,第二天发下作文本来,打开一看,“娘的!熟悉的59分又映入眼帘!”当时愤怒,失望和沮丧一起涌上心头……

      从那以后,我对语文学习没有了动力和兴趣,并发誓这辈子写文章再也不说心里话了!可是你看现在,只要我感觉到心里有东西在涌动,总想写下点什么来,而且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境况。再看看那些当初比我语文成绩好的同学,现在已经鲜有写东西的习惯和动力了。看来自己真是开窍晚,到了四十多岁,才开始真正的写作文。

      而且现在这个年龄阶段写的文章,确有朋友愿意阅读,如果给这些作文评分,是否可以和当初不一样了呢?有时想想,觉得这一切很好笑。

    上学那么多年,对于语文学习,自己一直是懵懵的感觉,搞不清楚语文除了掌握了汉字,到底还学了什么?这里不含有责怨当年的那些老师和体制的意思,因为这是真实的内在体验。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语文考试目标主要是文法知识和概念,但是,自己当时确实不知如何通达这知识的彼岸!

      到了高中阶段,同学们语文的真实水平差距开始呈现出来,当然我的语文成绩一如既往,坚如钢铁般的差。那时语文成绩好的同学分为两种:一种是严格按照老师和考试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做大量的练习学生;另一种是平时上课有些心不在焉,手里不时捧着不知什么文学作品的学生。虽然,二者最终的语文成绩都不错,但是一旦高考结束之后,二者表现又有了不同。喜欢阅读的同学在这方面,还会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另外一种类型的同学,考试结束便很快放弃阅读的兴趣,在语言和文字表达和应用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厌倦和困难。

    这一现象,在体育运动和艺术专业训练方面也会呈现一定的类似性,很多学生在学生时代练了很长时间的音乐或者某项运动什么的,但是一旦没有考核激励,好多人再也不会动落满灰尘的钢琴或者从事某项运动,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在阅读和观看优秀的文学感、影视作品时,来自作者灵魂深处的人性优美的舞动时常引发了我心的动,因此,作为承载文学艺术形式的语言和文字,在更深的层次上体现人类灵魂的运动。同时,美的人类灵魂运动还会呈现一定的逻辑,节奏和规律性,这就会涉及到文法知识和概念性的东西。

    仅以文法知识概念为目的的学习,就像我们在某项运动中只学习规则,而没有在运动中体验到乐趣,那么放弃和厌倦便是自然的事情。

    那些一直在阅读中浸泡或者受滋养同学的内心,一直参与着不同人的灵魂在心理世界的运动,当带着兴趣和爱,长期参与到这种运动多方面时,就会自然发展出对语言和文字的敏锐感,同时也会发展出丰富而全面的语言灵的运动能力,掌握知识和概念成为顺便的一件事情,

    因此他们的学习并不感到辛苦,成绩也还不错,重要的是享受了这一运动过程!

    当然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看,此文并不是鼓励不要学习文法知识,而是如何去教授的问题。因为涉及更高层阶的语言文字作品时,除了有语言灵魂的运动之美,必然会有文法结构严谨,清晰之美,因此文法中的斟词酌句成为自然的事情,在学生没有掌握之前,还是要循序渐近引领学习,但这不应成为语文学习的唯一目的。

    低年级语文教学,可以提供给孩子们的大量优秀的故事,童谣、古诗词等等内容,教师清晰优美的语言表达,这些对于学生来说一种广泛的听式阅读。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方言、俚语的体验和学习,现在重视比较少,主要原因是国家标准的普通话的推广,以及对书面语言的重视,我们获得了标准与统一,但却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更多。比如:书面语言“土块”和方言“土坷垃”,这两个词描述的虽然是同一物,但却给人心灵不一样的感受,目前人类正在逐渐失去对语言文字丰富性和灵活性的敏锐体验。

    回到真实内在体验上来,现在的有些所谓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呈现的是更多头脑编织出来的故事等等,语言文字矫揉造作,故事情节曲折离谱,所以也很难打动人心。打动人心的一定是从心而来,而不是凭空绞尽脑汁编造出来的,就像教学中,学生一听就知道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编造的。因此,语言文字教学也同样需要打动人心的体验。

写完,头有些晕乎乎的,没有来得急仔细打磨的一篇文字,就这样吧。

                                                                                                                        -----于七夕节的午夜时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言文字教学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