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绛先生书后感

那天电话我跟消息不灵通的姐姐说:“杨绛去世了!”姐姐先是吃惊,然后问:“几岁?”我说:“105岁,也算寿终正寝了”,此时我竟不自觉的想起那句"唉,人活得要是和草一样,那就好了,冬天死了,春天又活过来",对于这么一个未曾谋面只是偶尔听说她一些言论的老人我只是下意识的期盼她能长久的活着。生荣死哀,应该就是这样吧。

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去世,之后的两天时间我的朋友圈里被各种样的悼念占据。如果说刚听到先生离世的消息我的心情是震惊、悲伤,那么看到大家感情真切的文字悼念我的心里是深深地悔恨,因为在此之前我不曾完整的读过这位世纪大家所写或所译的任何一本著作,又因为我的字体远不如“井体字”那般圆润可爱,所以我只有默默哀悼,深怕自己一言不对影响了这个肃穆的场景。

之前对于先生的认识只是那几句有人整理摘录他那给青年人的十二句话,如“问题在于读书太少想得太多”之类,虽是大道理却不觉得反感,恰到好处的给人动力,又譬如失意时读到“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一段时,我竟恬着脸将自己当成“香料”。

读了几本先生的书,我想写写一个涉世不深的学生对先生的认识,也算寄托一个晚辈对长者的哀思。

我想说最先使我有感触的不是先生那娴熟的白话文写作技法,几欲使我落泪的是先生那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对丈夫、女儿、父母以及祖国那份诚挚的爱。先生为自己的“生平杰作”阿瑗因为政治原因“只发了一点点芽”而“心里不能舒坦”;陪伴了生活上笨手笨脚的钱钟书一生的屡次“闯祸”后的那句“不要紧”,在女儿、丈夫先后离世后忍着悲痛“打扫现场”为丈夫整理遗稿只为了“死者如生,生者无愧”;在牛津留学期间“不愿增加家里背累”,“只好安于做一个旁听生;在问及“你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在一九四九年时完全可以离开内地的,为什么留下了呢”的问题时,答道:“很奇怪,现在的人连这一点都不能理解。因为我们爱我们的祖国。很多外国人不理解我们,认为爱国是政客的口号。政客的口号和我们老百姓的爱国心是两回事。我们爱中国的文化,我们是文化人。中国的语言是我们喝奶时喝下去的,我们是怎么也不肯放弃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先生当之无愧。

先生也曾自卑,为牛津自学期间没有那一件象征留学生身份的黑布背心,先生也曾愤懑,为公费留学的名额不公平的给了别人,先生也曾因单词的发音跟丈夫发生过争执甚至争吵,先生也会苦恼恐惧、会悲伤失落,她和我们一样,曾经有血有肉地存在,那些让人醍醐灌顶的金玉良言不是先生凭空捏造,而确确实实都是先生经历过生离死别、大喜大悲后的真切感悟,如此这样一个真实、踏实、愿意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当做后辈成长阶梯的老者,我们有什么理由把她忘记?

今天是先生离开我们的第七天,拙文以记。斯人已逝,我们应当秉承先生的精神,做一个勤奋的、有温度的人。

愿“死者如生,生者无愧”。

2016.5.31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杨绛先生书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