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叙法

“这可不是玩笑啊。”温客这样说。
“我也不想笑啊。”肖恩点着了打火机,“不过,我也不想就此哭一场啊。”

缓叙法的使用,在日常用语中也是大量使用,比如说我们说某人不简单,这东西不便宜,并非是按照字面意思理解,而是为了表示“有能力”,“昂贵”。

对于被称为litote的辞格,皮埃尔·丰台涅给出了近乎标准的解释:

  1. 不积极肯定某件事,而明确否定与之相反的一件事。
  2. 总之是弱化表现那件事,即使是有程度之差。

其目的、意图的确在于:给予缓叙表现所掩盖着的积极的肯定以更大的力量和分量
————丰台涅《辞格》

对于第二点,相当于过小夸张法,为了让修辞学结构清晰,作者采用了一个他认为最为妥帖的方法,那就是只把第一种看成缓叙法

即将越过三十岁坎的人,任凭二十来岁的军士长的使唤,汗水淋漓你拿着抹布爬上爬下,脸色狼狈地上下操纵吊床的样子,无论怎么想也不是个机灵的形象,这一点,我也了如指掌,但当时我的心情,除了这样做却别无选择。 ——————梅奇春生《悬崖》

这个"怎么想都不是一个机灵的形象“,按照定义的解释,貌似这句话的作用仅仅在于强调当时”我“的样子很蠢笨.但这句话很难单纯这样解释。而对于作者想通过这句话想表达的含义,虽然问作者可以知道,但从古典修辞学的角度来看,关键不是作者的意图,而是读者解读出的作者的意图。也就是这意图只能从结果来进行推定。

不如置身于文本给我们呈现的世界之中。是如下:

表现者后退一步,开始自嘲地观察这一现实,仿佛观察别人的事情一样的态度。

而进一步挖掘文本,试图描写我的“不机灵”也说明着军士长的残暴,但没有这种对于残暴的描写,但读者仍然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当然这也是可算作对军士长残暴行径的再一次强调,但作者觉得:

缓叙法是通过缓叙事实来转移观点,似乎这样说更正确。

如同两者对立,“黑”与“白”,总是需要一者来衬托另一者才使得对方显露。在阅读时,往往会对标准词汇给我们的平常印象留下痕迹,可以用“好”,“很”来加以强调,可以用直喻是印象变得独特,可以用缓叙法加以对比,似乎“不机灵”代表“愚笨”,但是到底“不机灵”代表着多少份不愚笨呢?也就是说这两个词汇强弱的比较?倒是难以比较了,辞格就是为了赋予这种感觉,似乎正面的词汇用尽没有味道,用反面的词汇既新鲜又能准确表示。也如同托尔斯泰开头的经典名句: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安娜·卡列尼娜》

开头引用的例子,作者有联系起事实,那不可思议的东西:

越是富有语言想象力的人,即使是在搜查犯人时,也越能发挥丰富的实用想象力

双重否定

缓叙法在于否定相反的事物,比如下面一组:

  1. 高兴
  2. 不悲伤
  3. 并非不高兴

对于第三项,就是双重否定法了,中学语文老师也教过,目的是为了增强语气。而从逻辑上思考,词汇的意思并没有发生改变。当然从逻辑上看很多比喻,尤其是写的差的比喻都是废话,无助于发现新知识,无助于发现新艺术。但双重否定毕竟不同于直接说明。人可以思考,但不能做不掺杂一丝情感的思考。作者说:

日常思考的路径总是不同的,····“过程”不同,含义也不同。

对事情的看法也许开始根深蒂固,但由于某人搞了个大新闻,一下子认识被颠覆了。这种感觉总是很震撼的。语言为了模拟真实世界的感受,不得不做出某种变形。也许人在年轻时候思绪总是动荡着的,充满荷尔蒙的身体想要和另一个身体相遇。

当时的我,虽然也知道那种说话,但怎么也说不出口,因此,我散步没有多久,就离开他了。

但是,我也并不否认,那种踌躇,或许就是所谓青春。——《轻薄的劝诱》

关于否定

在现实世界中,人不能表现否定,只能表示肯定。也就是我如果想表现的“不机灵”,只能表现愚蠢。想表示什么事情也不做,就只能在沙发上躺着发呆。当然也有这样的手势:

先故意表示肯定,在附加一个否定的动作。

总之事实是不会欺骗人的,可是语言可以。虽然想要表达事实的人并非接受者所认为的意思。如同福尔摩斯:

将看似单纯的事实识破为伪装的符号····看破被普通人不经意理解为特定符号意义的、带有符号味道的东西。

反义词的发现

在海里的

那不是美人鱼,

在海里的

那只是海浪。

————中原中也《往昔的歌·北海》

美人鱼出现在海浪之中,带着海的身子。作者说:

美人鱼,通过被否定而以“不在那里的美人鱼“的形式出现了。

结尾美妙极了

创造性的语言,每每会发现难以名状的光景

或者,剩下的只是语言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缓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