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

人生在世,起起落落,对于自己做的某件事,某样结果,在自问或者别人问起原因来时,你说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有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随机抽一拨小朋友,分成两组,然后给他们一份简单的题目,让他们做。

改出来之后告诉实验组的同学们:你们是因为努力,所以有这样的结果。然后告诉对照组的同学:你们聪明,所以做对了。

然后第二次实验,给他们两份题,一份简单,一份困难。

研究者发现实验组的同学,也就是之前被告知是因为努力所以有好结果的那部分人大部分会选择难一点的题目,而被告知聪明的那部分同学大部分会选择容易的那一份题目。

研究者又把题目改好,同样的给实验组的同学说:你们很努力,做得不错。给对照组的同学说:你们很聪明,分数都很好。

第三次实验,这次发一份明显难的题目,结果发现,一直被告知努力了做得好的实验组遇到难题更愿意去琢磨去思考怎么解决题目。而一直被说是聪明的一组则更容易放弃。

为什么?

这就是归因对我们的影响

不难看出,研究者用实验,将实验组归因于内因,而对照组则归于外因。

而我们对自己生活中种种选择,行动,结果的归因,都只有外因和内因。

外因:不可改变的或者不可轻易改变的

内因:我的努力程度

对于成功,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我应得的,我那么努力,而对于失败,则会认为是大环境的问题。

这就是过于归于外因的表现。

结果就是这个人啊~他会很颓,很丧……

反正啥都改变不了,那我啥都不做好了。

浑身都是负能量,你说什么他总可以说出一百种负面影响。久而久之,朋友疏离,他还会觉得:你看,就是这样的,你们这群人……

但过于归于内因是不是就好了呢?

你看实验组的小朋友们最终在那份难的卷子上比对照组做得好,展现出在第一次实验时没展现的差异。

那如果我每次失败都找内因去改,每次成功都找内因去发展,久而久之岂不是会越来越好!!

分成两块:

1.每次失败都找内因,改进,重新尝试,直到成功。

这在工作学习上很好,就该养成失败-思索-再尝试的习惯。

但在生活中呢?比如你要追你女神,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有男朋友没关系,还没结婚,结了婚也没关系,可以离婚。那些都是外因,只要我够努力,我就能成功。

问题来了吧,不过不明显,来个明显的例子。

有一个你不喜欢的男的来追你,天天楼下堵,跟着你,看着你,说爱你,你说他什么他改!你要什么他买!

似乎很好喔,有的女生说就是在找这样的男生,但前提是你不喜欢他,他给你的生活造成极大困扰之后还天天跟打了鸡血似的来追求你。

那如果你有老公孩子呢?

感受到这里面的不对了吗?

生活中所有事情的发生结果都可以归于内因和外因,而肯定不会只归因其中一个。

我想说的是,我们在反思的时候应该多关注内因,因为这一来有助于我们自我成长,二来这个内因这块可控;但也不能无视外因,包括之前说的工作生活,犯错-反思-重新尝试是一个好习惯,但不可避免的你可能就是比别人慢那么一点点以至于你参加不了某个比赛,你可能就是比别人慢了一点点以至于你错失良机。在你竭尽全力后,发现并没有达到目的。没关系,接受它,这时候归于外因,让自己活的更轻松。

2.把成功经验总结出来,继续发展我就能一直成功下去。

这还真不一定。

一来,有不可避免的外因在,无论是这次还是下次。

二来,你成功只是这次成功,经验仅适用于这次,把它归纳一下有利于更好了解自己了解事情。

是的,凡事先问为什么嘛,记得深入思考,有助于我们之后进行精要选择。

但它的作用仅限于此了。

千万不要过于信赖它,因为比如你完成了这个小目标后,你肯定是会完成下一阶段的小目标或者是一个中目标了。

那你这个阶段的经验还适用吗?

听说,大部分人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身努力,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大环境。一部分人把自己的所有都归在命运。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的所有都掌握在自己手上。剩下一小撮人把成功归于运气而把失败归于不够努力。

在知道代价之后,我想我正在学习做那一小撮人。

代价是:努力,坚持,以及可能不成功

归因_第1张图片
我是不是说着说着跑题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归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