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全书

行星全书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BBC的《行星》看完了,很巧,微信读书上也有一本书,名字就叫《行星全书》。

这本《行星全书》不是BBC推出的,如果BBC要把纪录片《行星》出书,与可能只会是布莱恩·考克斯撰写。

我这是有多爱布莱恩·考克斯啊,看关于宇宙的科普读物,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布莱恩·考克斯。

前久,一个朋友说想送一本书给我,让我自己选。一瞬间为难住了我。微信读书与网易蜗牛,基本上满足了我对阅读的需求,普通的纸书,我还真是想不到要收藏谁的。

后来,翻了半天,才想起,布莱恩·考克斯的书还有几本我没有收藏到,要不就告诉她一下?

结局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我也没有买到的纸书,她肯定也买不到。我与她通话时,她质问我:“你是不是故意的?我在书店里看不到这本书,在网上也买不到这本!”

我嘿嘿直笑,因为普通的书,电子版就够了,只有布莱恩·考克斯的科普书,才能引发我对纸书的收藏兴趣。

闲话就少说几句,下面转入正题。

虽然我脑子里的知识不够多,但对宇宙的兴趣却是不少。比如那一颗颗星星,每当夜晚来临时,星星们就慢慢地人们的眼前勾画一幅幅神秘的图案。

科学家们,给这些看得见星空的图案起了各种各样的名字,古今的星空故事交织在一起,给人们无限的畅想机会。

但是,幻想归幻想,我们还是更希望真正地想去了解每一颗星星,不管它是恒星、类木行星、类地行星、矮行星,还是极为普通的小行星。

近三百年来,人类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现在有机会跟随星际探测器,去一窥宇宙的奥秘。我们目前只能通过探测器看上一眼那些神秘的星球,但或许在未来两三百年内,人类已经突破肉身限制,亲自驾驶着宇宙飞船,去寻找新的栖息地。

很是喜欢《行星全书》比尔·奈给作者尼尔马拉·纳塔瑞杰作序里的一句话:任何发现都可能会改变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比如人类在火星上发现了微生物。

再怎么享受孤独的人,也不可能单独存在。他必须与周围的人、事、物为伴。更何况,当在遥远的另一颗星星上,发现有生命存在时,我们会松一口气:真好,我们有邻居了。

想想,木星上的暴风眼,居然可以容纳六个地球;再想一想,冥王星上居然有一个心形的没有陨石坑的平原;再想想,土星上神秘的六边形旋涡。

如果,如果能亲自去看一看,作为渺小如蜉蝣的我,真的可以死而无憾。

《行星全书》没有一个生涩的语言,当然它有一些普通人不太理解的专业术语,比如核合成,核融合等等。尽管如此,但一点也不影响阅读,是非常适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阅读的科普读物。

比如这一段:“太阳风由微小粒子及能量组成,强劲的太阳风足以吹散近日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表面绝大部分的气体。另外,由于离太阳过近,超高温导致水蒸气和甲烷气体无法凝结,只有熔点、密度更高的物质才能留下。因此,离太阳较近的都是富含岩石和金属的类地行星。”

我们可以带着孩子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阵阵有着超高温度的热风吹过,一颗颗星球上的水分被蒸发,被吹走。慢慢地,只剩下一些大风带不走的坚固岩石和金属。高温使得这些星球上寸草不生,稀薄的大气降不下雨滴。

这些星球,没有一件合适的外衣来保护自己,于是只能表面裸露着,接受太阳无穷无尽的烧烤;当太阳照不到时,同样因为没有适合的外衣,因此它们又变得冰冷无比。

但是,这些星球上一些液体曾经流动过的痕迹,又让人开始联想:是不是在它们干枯的外表下,藏着不为人知的生命?

孩子们是非常富于幻想的,只要给他们一个点,就可以让他们想象出无边际的东西。不管这些想法是不是荒诞不经,在未来会不会实现,只要帮助孩子去想象,那么就可以慢慢开发孩子的主动学习能力。

我相信我们的地球不是茫茫宇宙中唯一孕育生命的星球,我们为什么要向走向宇宙,去了解星星,除了寻找资源与另一个栖息地之外,其实我们更想知道:我们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那颗承载着我们希望的旅行者探测器,它在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不知道又会发现什么样的奇迹。

太空题材作家的弗兰克·怀特(Frank White)在完成一次跨越美国全境的飞行之后,首次提出了“总观效应”这个概念。怀特说:“生活在太空定居点或月球上的人,会产生一种总观。他们能亲眼看到:我们的地球是一个系统,人类只是这个系统中的一部分,万物之间不但相互关联且是一个整体。这些事我们虽然也知道,但是从未有过那种经历。”——《行星全书》

纠结着环境保护问题与生活便利之间的我们,慢慢地开始意识到,万事万物之间,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就像那些海里死于塑料污染的鱼类和和龟类一样,如果再毫无节制地消耗地球,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被灭绝的,也许就是人类自己。

太空飞行员在太空中俯瞰地球时,发现我们的地球真的是非常脆弱。再看看太阳系中其他类地行星上四处密布的陨石坑,就可以想到地球是多么的幸运,我们又是多么的幸运。

远古时期,一颗直径只有十公里大小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就导致恐龙的灭绝,那么,我们怎么能肆意破坏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呢?

《行星全书》不长,文字通俗易懂,并且配有大量的精美照片。这些照片几乎都来自于美国宇航局下属的各个物理实验室。非常感谢这些提供精美照片的人,是它们让读者们更容易理解关于太空里的那些简单知识。

如果你热爱我们头顶上的那片星空,那么,《行星全书》是一个不错的读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星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