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间琐事忆通胀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从1978年开始,进入了新的时代,这之后,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生于80年末,长于90年代,活跃于21世纪初,期间20多年正是社会之轮高速转动,民生之貌快速变化的时期,回想起来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现在的90后、00后孩子喜欢向日韩欧美看齐,而我则总是向曾经的中国回望。年纪不同,心态也不一样。说“中国”也许太大了,其实就是指当年亲身经历的一些日常琐事。回望之余,无大喜亦无大悲,唯有感慨万千。

若要论起当年的生活和如今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絮絮叨叨可以说上好几天,但是最直观要算通货膨胀,说白点,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了。支撑我这种感受的是记忆中许许多多的碎片,那是颇有些意思的。

约是在我小学的时候,大姨有次开玩笑地说,别看我现在跟你妈姐妹感情好,其实小时候我可恨她了!我忙问为啥。大姨说,你外婆偏心,让你妈上学,不让我上。偏偏你妈她还不愿意上学,你说气不气人。我似有所悟,又问,学费多少钱?大姨说,四块钱。当时一听,很有些不可思议,因为我当时的学费已经要200多了。可当了解了70年代的历史后,我也就不奇怪了。

我五岁时,外公还健在。天气好的时候,他会坐在太阳下抽烟,我就会爬到他宽厚的背上,使劲地撒娇。外公不厌其烦,就会哼起他那老长调:拿——五分钱去——买块糖吃吃。我自然不再闹,开心万分,领了五分钱冲向小店。想想现在的孩子要是哭闹起来,恐怕五分钱是打发不了的吧。再者市场上也没有五分钱流通了,一毛钱掉在地上都不见得有人会捡。

小学时,周末常跟姐姐去钓龙虾。钓的龙虾多半是自家美餐一顿,但有次有人来收龙虾,姐姐于是把钳大的龙虾挑出来卖掉,卖五块钱,她兴奋得几乎睡不着觉。为了盘算五块钱该怎么花,她好像很是费了些心神。

小时候家中不算太富裕,除非有需要,父母一般不会主动给零花钱。有时大姑大姨来,塞个一块钱,我就乐得屁颠屁颠了。一块钱对于小孩子来说,那真是巨款,那时的物价是:果丹皮一毛一张,“萝卜丝”、“唐僧肉”两毛一袋,干脆面、跳跳糖五毛一包,基本没有单价一块的,这些是零食;副食呢,油条两毛一根,麻花也是两毛,春卷、油端子还是两毛,菜包子、豆沙包三毛,肉包、黄烧饼五毛;夏天的冷饮呢,水果味棒冰两毛,赤豆棒冰三毛,雪糕五毛,大花脸一块,只有土豪才吃得起。啰嗦地列出这些小东西的价格完全是情不自禁,想到这,过去的场景就会接连不断地在脑海里闪现,让我由衷地开心。

小学升入初中,算是件大事了。外婆把我叫到他的小屋子,塞给我一张五块纸币。这张纸币已经皱巴巴,明显是存放多时,我捧在手心,觉得无比珍贵。外婆早没有收入了,她的钱都是过节时晚辈们零星给的。我还记得夏天时,她连一个六块钱的新蚊帐都舍不得买,可对我却是如此的大方……想起外婆,百味杂陈,一言难尽。那五块钱我一直没舍得花,但现在也不知道放哪里了。

上初中时已经是进入21世纪了,那时的生活条件已经比90年代上了一个台阶了。我初中开始住校,每周的零花钱是五元,基本都花在一块钱一本的地摊书刊和买音乐磁带上。吃饭是在学校食堂,每月伙食费70多元,不过要自带30多斤米。想想那伙食,美食自然不沾边,但比起现在的黑心食堂还是要好很多的。

高中时每月回家一次,生活费300块,包括伙食费。每月先往饭卡里充200块,就剩下100块自己支配。虽不多,但平均每周有20多,就又比初中更上一个档次了。食堂的菜分三种:两块八的,一荤两素;三块二的,两荤一素;三块九的,一大荤一小荤一素。那时还觉得食堂挺坑的,现在我多怀念啊。如今公司下面的那鸟快餐,随便两素菜就得要十块,唉!

以上是个人的流水账,旁人看来实在是无趣,可我自己却是无限回味,其实倒不仅仅是那时的物价便宜。

二十年前,爸爸一天的收入也就三十块,但已经算不错了,如今工地小工的的日工资都200+了。那时我想,我将来工作,一月要是能拿个3000就好,就很富足了。现在呢,3000只能勉强不饿死,不露宿街头罢了。

二十年前,农村人盖楼房只需数万元即可,那时砖头两毛钱一块,所以妈妈经常开玩笑地让我别吃油条,省钱盖楼房。如今想要再盖楼房,别的先不提,瓦匠的工钱就得数万。

二十年前,电视还没有普及,露天电影很流行,谁家买了电视,晚上人多得就跟开会一样,纵然调来调去就那么几个台。没有电视机,自然也没有煤气灶,没有洗衣机,没有冰箱,如今什么都有了,但生活质量未必就比那时高。

二十年间琐事忆通胀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二十年前,一百元人民币上有四个人头,是绝对的大钞,够一家人半个月的菜钱。如今的一百元,根本不经花啊!

说了这么多,我羡慕那时的生活吗?绝对不,怀念而已,毕竟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我们生活中所发生的变化都是由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形势所牵动的,但大多数老百姓并不太关心国家的大政方针,只要吃得饱穿的暖,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收成好,他们就知足了。问现在的中国人幸不幸福,年轻一点的人会嗤之以鼻,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他们心理想着,幸福个屁。可年长一点的人会非常肯定地告诉你,他们很幸福。只是因为各自心中对比的参照物不一样罢了。

钱变得越不值钱,这不算好事,也算不上是绝对的坏事,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无论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只要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平凡如我,也无意对国家的经济政策非议什么,但还是诚切希望居庙堂之高者不要与民争利,不要滥发货币,不要从老百姓兜里掏钱来填坑,在国际上充面子。还是要多干点实事,少吹点泡沫。

告读者:本人89年生于江苏农村,上述物价信息绝非捏造,但中国幅员广阔,各地形势不一,城乡差距更是巨大,有些读者家乡的物价或许和我写的有很大出入,欢迎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二十年间琐事忆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