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四书《孟子》【117】

2016-07-05 华杉

从《诗经》到《春秋》,从以诗治国到以史治国。历史是凝聚一国的精神纽带。也是习惯法,今天的中国,很大程度上还是习惯法社会,不管成文法,还是按过去的老习惯办,大家还都能接受,至少能屈从。因为都习惯了。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taowu),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孟子说,圣王之道不行,诗就没有了。

诗,是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民间的,包括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郐、曹、豳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雅是贵族的,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颂是国家的,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

王制:“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每年秋收之后,百姓无事,男女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政府就派人走访乡里,收集民歌,乡里汇报到邑,邑汇报到国都,汇报到天子。这样,一方面,天子足不出户,就能体察民情。另一方面,将民间之风,列国之雅,挑选、整理,加上朝廷所做之颂,再推广到全国,就是治国之礼乐。

可以说,诗经是国家的精神,是国家的文化,陶冶情操,教化民俗,确立礼仪规范。中国没有宗教,在西周,诗经就扮演了宗教般的作用,诗经就是圣经+法典,以诗治国。

周平王东迁之后,进入东周时期,政教号令不及于诸侯,政府也不组织收集诗歌,自己也不写诗了。礼崩乐坏,上下陵夷,名分倒置,天下之乱,将不知所止。孔子看着担忧,就写了《春秋》,详述鲁国二百四十二年之事,使王者之政,虽不能行于当时,也可昭示于后世。所以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因为他寓价值观和刑罚标准于历史。“以诗治国”,就变成了“以史治国”。

史书并非只有鲁国有,各国都有其史,只是名字不同,晋国叫《乘》,乘是兵车,寓意记载田赋乘马之军国大事。楚国叫《梼杌》,梼杌是一种恶兽,以恶兽比喻凶人,记之以垂戒。和《春秋》一样,都是史书。

《春秋》虽然是鲁国之史,也不限于记鲁国之事。周室东迁之后,王室衰微,五霸迭兴,齐桓、晋文功业鼎盛,所以《春秋》也大量记载了齐桓、晋文征伐会盟的事迹。至于文词之体,都是根据当时史官根据列国互相通告的策书以记于年月日期之下,本来没有什么褒贬。但孔子假其旧文,加以笔削,明典定礼,命德讨罪,申明大义。我们常说春秋大义,春秋本是按日期记事,孔子则以史事明大义,这不是天子交办给他的任务,而是他自己做的,所以他说:“其义则丘窃取之矣”——我私自定的。这是他的谦辞,他也因此而成为“素王”,因为修史定义是王者之事。

历史就是国家的圣经,是凝聚一国的精神纽带,共同的历史,是人与人最紧密的关系。中国没有司法独立的传统,却有“历史独立”的精神,历史甚至高于司法。那个著名的崔杼弑君的故事,齐国崔杼成功发动政变,杀死了齐国国君。官方史官秉笔直书写下“崔杼弑其君”。崔杼毫不客气地把他杀了。史官的两个弟弟继续哥哥的事业,接着如此书写,依次又被崔杼杀了。第三个弟弟又站出来,继续书写。崔杼无可奈何,不杀了。杀了也没用,因为一个叫做南史的史官,听说崔杼连续杀死史官,准备好笔墨竹简,前往齐国宫廷,听说最后还是如实书写了,才中途返回。

史官记录的不仅是历史,也是如实记录政治。同时,历史也是习惯法,什么是习惯法呢?从法社会学视角考察,法律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有组织的有序体,也可以是无组织的松散体。在没用成文法可循的情况下,那些长久的习惯常常被当作法和法律来遵守。而从法人类学、法史的视角考察,习惯法是法律的最早渊源形式,它先于国家的存在而存在。有国家以前之社会及初期之国家,习惯几占法律之全部。

比如我们今天是不是法治社会呢?很大程度上还是习惯法社会,还是按过去的老习惯,大家还都能接受,至少能屈从。为啥?都习惯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早读四书《孟子》【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