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化流畅的叙述,深厚的文学积淀,信手拈来的引经据典伴随着美国人特有的幽默,托马斯福斯特——来自密歇根大学的文学教授,就这样从专业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向门外汉展示着小说艺术的丰富内涵。
作为一名英美文学专家的“通俗”读物,我还是不得不承认他在书中列举的80%以上的数目我都没看过,至少一半的作者我更是闻所未闻,然而这却并不影响对他意图的理解,正如他在书尾处所说,“只有一个故事”,只要你有一本属于你的小说,那么他所说的就完全可以给你以启示,甚至毫不夸张,会大大扩展你对小说艺术的认知。然而另有一点不得不提,不知是翻译水准还是文化差异亦或是理解力不足的原因,他的有些段落实在是过于游离随性以至于难以跟上,某种意义上讲,这也促成激发了我对这本小书的归纳和推荐。
原书共用22个富有意味的小标题来阐释主题,这里我将真奔主题,从几个核心法则出发,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这本小书所能给予的启示和收益。(所有原文引用均用引号标注)
开篇决定一切
伟大小说的开头不仅只是父母引诱孩童的棒棒糖,更应是山脉的地质断层,从中可以读出山脉的年代、形成、构成以及演进。诚然一个好的开头会吸引你读下去,但它能做的远比这更为重要,作为一个专业的小说读者(正如一个地质学家),你得从一个好的开篇得到以下这些内容:文体(措辞),情绪(腔调),背景(人物,地点,叙述者),视角(叙述的态度),节奏(时间框架,时间的掌控),主题(母题,嘲讽),期望(导读)...一个开篇不只是读者的指路明灯,更是作家一泻千里的堤坝,重温那些经典的开篇去吧,毕竟“开篇是如何阅读小说的第一课。”
是虚构,也是真实
虚构是构成小说艺术的本质基石之一,无论乔伊斯的都柏林,马尔克斯的马孔多,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甚至莫言的东北高密乡被描写的多么逼真和栩栩如生,要记住它们只属于其中的人物而绝不是你坐着火车能够到达的地方,无论现实中遇到的人和作品中的人有多相近,要记住他们绝不是一个人,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读者而言都是如此,一旦虚构成为了真实,小说便失去了最大的魅力之一,因为正是这层距离给了小说自由和美感,也让我们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问上。然而,所有的这一切却“必须表现得真实”,否则将难以给予读者一个可以沉浸的世界,读者可以在阅读小说时达成一项约定“自愿放弃怀疑”,并接受小说中的设定,前提是作品也必须保持内在的一致性,这就需要对真实进行深入的挖掘,换言之,是读者与角色的互动,架起了虚构与真实之间的桥梁。对作者而言,“小说出自强烈的个人痴迷,但作者随后一定要敞开这一痴迷,让读者读到”,也就是要做到旧瓶装新酒。
记住背后的声音
这就是那个常被忽视的叙述者,托马斯福斯特给了一份完整的叙述者角度清单:第三人称全知叙述,第三人称限制叙述,第三人称客观叙述,意识流,第二人称叙述,主要人物第一人称叙述,次要人物第一人称叙述,教授为它们依次分析了适合的场景和类型实在有醍醐灌顶之效,并指出了“小说中的叙述声音是作者发明的一个策略”,毕竟“作者讲述的故事是重要的,但是他们用来讲故事的方式也同样重要”,换一个角度,也许那就是另一部小说了。
章节隔开了维多利亚和现代
作为英美文学专家,教授自然对维多利亚时期的作品了如指掌,完美的线性叙事、夸张曲折的情节、严谨的道德观,它们几乎穷尽了所有已知小说的写法,甚至令评论家罗兰巴特生出“文学枯竭”的慨叹,而章节作为维多利亚时期连载小说的结构核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乔伊斯、伍尔夫、福克纳等在现代刮起了向传统章节的挑战之风,令其颜面尽失,章节“成为了小说家想让它们成为的任何东西”,这不仅是结构的革新,也重新焕发了文学的光彩。
普遍的特殊性
“你无法书写所有地方,书写所有人,你只能书写一个人,或一个地方,如果你想写所有世人,那么就从描写某一个地方的某一个人在做某一件真实的事情开始”。请原谅我直接引述了这么多,然而这句话实在可以视为小说写作的圭臬,自然也是阅读小说的黄金法则。要达到一个普遍而深刻的道理,只能从特殊的一个点出发,那个点也正是你最熟悉的事物,否则建立的只能是空中楼阁了。
事物的象征意义
达洛维夫人的鲜花、迪达勒斯的“梣树枝”手杖、沃尔夫的兰花,这些事物早已超出了它们本来的意义而已成为人物的标记,直至成为一些作品的母题反复出现,“人物不仅通过其言行来展现,也通过围绕着他们的事物来展现”,如何解读这些重要事物的象征意义,将成为深入专业阅读不可缺少的步骤。
词语是核心的基石
作为专业的文学鉴赏者,词语研究是迈向深度的必经之路,“词语的选择、编排和组合,可以确定一个作者的风格、神韵和情感。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语言,但没有两个人会有同样的用法”。乔伊斯对词语的考究近乎偏执,福克纳向他的复杂长句中塞满了详尽的细节和信息,海明威则用敏锐的语感保持着惊人的克制,践行着他的冰山理论。如果说从这一章得到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专业的阅读必定要依赖作者的原著(我是说母语写作),否则你永远也无法真正读懂乔伊斯就如同外国人无法体会中国古诗的美感。
句子构成生命力
要说词语是基石,那么句子便是生命力形成的源动力,“句子的魔力总居于小说的核心位置”,它构成了一种名叫风格的东西,进而形成了人物的生命,“句子的长度和结构不存在规则,是小说限定了出现于其中的句子”,在教授看来,能够列入小说家名人堂的作者有两点共性,一是他们的句子都十分出彩,二是他们都不太受大众所喜欢,如乔伊斯、劳伦斯、伍尔夫、福克纳、海明威、马尔克斯...的确,高级的欣赏是需要门槛的。
学会看到人物的欲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个形象感受相同,要理解角色,就必须要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没有作者愿意安排一个无欲的圣人作为主角,即使描述悉达多(释迦摩尼)的黑塞都着重讲述顿悟前的寻觅、错失和挣扎,小说家为读者理解他们的人物沿途张贴了路标,这便是人物的动机,“如果我们想了解是什么在驱动小说,就需要去找出是什么在驱动人物”。
小说的宇宙关联
为了能像教授一样阅读,读者必须要做到博览群书,这可不光是嘴上说说,因为“每部小说都是从其他小说中生长出来的”。即使没有任何两部小说相同(它们的原创性毋庸置疑),但任何一个作者都无法逃离其他作者的影响,卡夫卡的福楼拜,马尔克斯的卡夫卡,莫言的马尔克斯,伟大的作家总是站在另一位伟大的作家肩上,灵感的激发离不开天才,更离不开天才的天才,为了达到质变,只能从量变积累,这一真理自然也适用于此。
小说必须首先是小说
小说不是散文,不是论文,更不是教义,作为小说它必须也始终把成为小说作为自己最重大的使命,“如果小说本身很糟糕,它的哲思再好也没用”。糟糕的小说要么是充满了行动从不停歇,要么是拼命传达主题而枯燥无味,经典伟大的作品首先都是用故事吸引住读者,才渐渐用思想感染他们,“对很多读者来说,小说是我们最接近哲学的形式,而且可能非常接近”,但需注意“小说喜欢普通人的红血,而非贵族的蓝血,这构成了文学的巨变,也是思想史的巨变”。
混沌的结局
一如对章节的颠覆,小说的结尾也在现代作家的笔中呈现了混沌不定的特点,正如“小说结尾的了结程度,与小说家想愉悦读者的热切程度有关”。传统的小说注重有序和圆满,但混沌的结局能让作品更属于读者,而不再只是受情节驱动,同时要警醒“过分的清晰会杀死小说”,读者逐渐发现对确定性的需求不再唯一旺盛,毕竟谁会在乎卡夫卡三部都没写完的长篇小说呢?
小说需要你的参与
童老师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把文学活动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作者、作品、世界还有读者,也就是说,没有读者的阅读和鉴赏还无法构成一个文学活动,“小说的意义,是两个思想,两种想象共谋的结果”,没有读者的想象力和加工,小说无非就是一堆打满字的纸张,只有去拥有你的小说才是真正的欣赏,也才是真正的阅读,“伟大的小说改变了我们,不仅仅因为它们给我们一些特殊的东西,也因为我们给了它们一些特殊的东西,这是一个全方位的胜利”。
以上便是我对这本小书的一些归纳和感受,里面有太多东西没有说到,例如意识流、元小说与历史小说等,也有太多丰富的博识我无法传达,甚至很多我还没有很透彻的理解,这里只能是抛砖引玉,这本小书还是值得一看——文学,是一趟无尽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