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说自话

文学的最高意义和最低意义,都是人想了解自己。这仅仅是人的癖好,不是什么崇高的事,是人的自觉、自识、自评。——《文学回忆录》木心

搁笔一月有余,有时我也在想,自己写作的欲望究竟从何而来。是幼时来自师长的鼓励,让我想要继续寻求相似的认同感和成就感;是热爱阅读的副产品,让我跃跃欲试写出自己的故事;是渴望沟通和分享的心情,让我增添一个表达的窗口;还是为了逃避现实的鸵鸟沙丘,让我躲在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里造梦。

几周前收到的通知,有四篇文章被系统设置为锁定状态,需要申诉解锁。我回过头审视,不过就是些个人化的随笔和读后感,丝毫看不出触犯或亵渎了什么,很是莫名,顿觉无趣,也不去做什么申诉,既然喜欢,那就让它们被锁着好了。

想想自己辗转过许多地方,去记录那些琐碎的小事、无病呻吟的心情、流水账般的游记和浅薄的读书笔记。一路从QQ空间、百度空间、新浪博客、人人网,到豆瓣、Lofter、汤圆创作、、微信公众号。每每试图停留在某处,让一切整齐有序地被记录下来,却原来文字和人一样的颠沛流离。说过的胡话就这样散落在网络世界的数个角落,无论被审查、被忽略、被把玩、被围观,似乎都不是那么令人愉快。

然而为什么我还是想写呢。

天马行空的文字从作者笔下流泻,在读者脑海中勾勒出独一无二的画面。这是文字特有的魔力,同时也是文字的局限所在。作者写出的,未必是真心想要述说的;读者读到的,未必是字面所表达的。作者与读者能达到怎样的共鸣,是一个未知数。勇于分享,却不奢求懂得。文字已经尘埃落定,解读却可以无穷无尽。在作者埋下的万千线索中,读者总可以找到一个相对舒服的维度,理解他或她想要理解的内容。这像是个迷宫游戏,我喜欢。

一个有太多东西想要表达的人,往往会因无法恰如其分地表达而陷于沉默。虽说沉默本身也是一种表达,我想我更渴望对话,渴望在语言的一来一往中对世界和自己都了解更多。一时间说不出来的,一两句说不清的,那就付诸纸笔吧。用文字编织思考、感知情绪、抒写自我、追问命运。在字里行间,留下无法解答的疑惑,和锲而不舍的尝试。

我知道自己在写作上的弱点,和在生活中如出一辙。父亲说,你不能只是想着小资的舒适生活;母亲说,要有更开阔的眼界、格局和对社会更深入的思索;朋友说,怎么可能只有观察,没有观点呢?

为自我构建了一所安全感之屋,反而让它越来越无助。是时候出来透透气了。

过去的三年写了十万余字,其实并不多。如果还是把写作奉为癖好,那就好好写下去吧,和世间任何一件值得付出的事一样,没有捷径。当某个词熨帖了心意,当某段话获得了共鸣,当一个句点落在了恰当的位置,便是最高的奖赏。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说自话)